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
共7天
国庆7天假期结束后连上7天班
(10月8日 星期六)
(10月9日 星期日)
10月1日至3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10月4日至7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10月1日至3日:
加班费=加班费计算基数/21.75x300%
10月4日至7日:
加班费=加班费计算基数/21.75x200%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用人单位要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即使安排加班也要科学合理,按时足额支付加班工资噢!
举报或者打电话维权
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拨打工会热线12351、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热线电话12333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加班费。
1、2022年9月26日至30日请假5天,可获得14天假期。
2、2022年10月8日至14日请假7天,可获得16天假期。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7天长假
相信大家最关心的是
今年国庆假期能出去玩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消息,为确保中秋、国庆前后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优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
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
安全有序出行。旅客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
推广“落地检”。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跨省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立即为其提供一次核酸检测服务。各地要科学测算流动人员数量和到达时间等,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旅客服务区等地设置足够的核酸采样点,配备充足的采检人员,方便跨省流动人员抵达后,第一时间开展检测。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核酸检测,并将核酸检测结果纳入健康码,方便群众查询检测结果。
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区、市)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陆路抵边县(市、区、旗)避免举行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
这些防控措施在2022年9月10日至10月底期间执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措施。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
通行费实施方案》安排
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
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
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
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
今年国庆节高速公路
免费7天[7座(含7座)以下小客车]
免费开始时间为10月1日零时
截止时间是10月7日24时

7月28日,@人民网评 发表评论称,让假期调休更得民心,让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更得民心。评论称,今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通知刚一出,有网友称,“周末本就是休假日,为什么调休”“放假7天,上班7天”“还不如少休2天,别调休”。



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你有啥建议?”的互动,网友的意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适当延长春节假期(57%)、减少年中节日调休(17%)、重视重阳等传统节日(13%)、增加暑期假日(9%)等。现实来看,不少人吐槽“挪用双休日、拼凑小长假”的做法,不少专家学者强烈呼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再比如针对节假日“人从众”式旅游扎堆、旅游体验不佳,不少人建议鼓励错峰出游。这些呼声和建议,反映当前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上存在一些短板和不相适应的地方,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旅游休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目前我国职工每年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和最长15天的带薪年休假,并通过放假与调休相结合,分别拼出了3天、5天、7天不等的连休。总体来看,目前的假期安排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实际,也保障了公众合理的旅游休闲需求。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质量旅游的需要更加旺盛,旅游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内需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以优化调整。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就加快推进国民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部署了10项重点任务,提出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这一重要举措适应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休闲旅游的新期待。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反映,体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政治生态和精神特质,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节奏、出行安排和旅游质量。统筹做好放假安排,让时间分布格局更合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培育现代休闲观念、激发旅游休闲发展内生动力,也是提升群众旅游获得感的必然要求。进一步优化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必要且紧迫。回应人民期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优化,把好事办好办实,定能不断激发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距离放假还有一段时间呢~
大家伙儿可要先按住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继续好好工作哟~
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
共7天
国庆7天假期结束后连上7天班
(10月8日 星期六)
(10月9日 星期日)
10月1日至3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不低于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10月4日至7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不低于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报酬。
10月1日至3日:
加班费=加班费计算基数/21.75x300%
10月4日至7日:
加班费=加班费计算基数/21.75x200%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用人单位要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即使安排加班也要科学合理,按时足额支付加班工资噢!
举报或者打电话维权
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拨打工会热线12351、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热线电话12333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加班费。
1、2022年9月26日至30日请假5天,可获得14天假期。
2、2022年10月8日至14日请假7天,可获得16天假期。
1、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7天长假
相信大家最关心的是
今年国庆假期能出去玩吗?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消息,为确保中秋、国庆前后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在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基础上,强化优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
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
安全有序出行。旅客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
推广“落地检”。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跨省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立即为其提供一次核酸检测服务。各地要科学测算流动人员数量和到达时间等,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旅客服务区等地设置足够的核酸采样点,配备充足的采检人员,方便跨省流动人员抵达后,第一时间开展检测。按照要求,及时完成核酸检测,并将核酸检测结果纳入健康码,方便群众查询检测结果。
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区、市)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陆路抵边县(市、区、旗)避免举行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
这些防控措施在2022年9月10日至10月底期间执行。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措施。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
通行费实施方案》安排
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
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
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
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
今年国庆节高速公路
免费7天[7座(含7座)以下小客车]
免费开始时间为10月1日零时
截止时间是10月7日24时

7月28日,@人民网评 发表评论称,让假期调休更得民心,让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更得民心。评论称,今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通知刚一出,有网友称,“周末本就是休假日,为什么调休”“放假7天,上班7天”“还不如少休2天,别调休”。



前不久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优化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你有啥建议?”的互动,网友的意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适当延长春节假期(57%)、减少年中节日调休(17%)、重视重阳等传统节日(13%)、增加暑期假日(9%)等。现实来看,不少人吐槽“挪用双休日、拼凑小长假”的做法,不少专家学者强烈呼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再比如针对节假日“人从众”式旅游扎堆、旅游体验不佳,不少人建议鼓励错峰出游。这些呼声和建议,反映当前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上存在一些短板和不相适应的地方,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旅游休闲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目前我国职工每年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和最长15天的带薪年休假,并通过放假与调休相结合,分别拼出了3天、5天、7天不等的连休。总体来看,目前的假期安排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实际,也保障了公众合理的旅游休闲需求。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质量旅游的需要更加旺盛,旅游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内需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以优化调整。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就加快推进国民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部署了10项重点任务,提出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这一重要举措适应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休闲旅游的新期待。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反映,体现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政治生态和精神特质,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节奏、出行安排和旅游质量。统筹做好放假安排,让时间分布格局更合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培育现代休闲观念、激发旅游休闲发展内生动力,也是提升群众旅游获得感的必然要求。进一步优化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必要且紧迫。回应人民期待、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优化,把好事办好办实,定能不断激发旅游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距离放假还有一段时间呢~
大家伙儿可要先按住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继续好好工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