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良垌镇中塘村村貌。 记者 李波 摄
昔日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硬底化的水泥路,村口的稻田菜园围上古色古香的观光栏,荔枝园黄皮果园里多了游客采摘的身影,遇到“急难愁盼”问题,一个电话就有镇村党员干部上门帮忙。
近年来,廉江市继续做好乡镇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良垌镇积极推进“三个委员会”统一指挥协调工作平台建设,激发多元共治,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实施农文旅融合提升工程,乡村振兴驶入了快车道,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融合
为乡村振兴装上“新引擎”
走进中塘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游客服务中心中塘驿站”,一个招手,马上便有热情的讲解员和观光车迎上来。坐车行驶在新铺设的沥青小路上,洁白的乡村小洋楼上乡村振兴主题的彩色墙绘,让人耳目一新。
步入中塘革命纪念馆,图文并茂的展览逼真再现革命历史场景,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一路上,配套齐全的革命故事园、红星驿站、连心桥和丹心碑林等景点,红色元素随处可见。回到游客服务中心,不仅有廉江鸡等美食品尝,还可以现场采购鸡蛋、红米、番薯、茶叶等农特产品。
昔日无人问津的小乡村,如今变成旅游特色民宿村,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村制宜,良垌镇依托10万亩荔枝基地、“广东最美茶园”茗上茗茶叶基地、兴旺好红橙基地等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农业+古文化+生态”绿色古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感受千年茶文化、享受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
以“文化+产业”的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良垌镇让文化成为融合的“催化剂”,拉动产业振兴抱团式发展。借助“特色产业”,良垌还发掘传统文化,讲好荔枝和茶故事,将文化融合产业带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三区一园”的发展构想,深入开发茶叶三产融合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村庄民俗体验区,打造茶文化旅游路线,当地的农产品搭上“旅游快车”。同时,借助产业的优势吸引创客,良垌镇在平田济村打造电商基地,让电商的提质为良垌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调解,我们两兄弟现在还见面都不打招呼呢。”11月20日,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经过入户党员干部的调解,62岁的黄立贵和弟弟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两年前,兄弟二人因为宅基地纠纷多次争吵。在了解情况后,网格党员主动上门做起了双方工作,帮助二人厘清了宅基地问题,化解了矛盾纠纷,用温情修复了兄弟二人的感情裂缝。
这一案例正是良垌镇创新推进党建网格与综合网格融合联动的生动实践。通过推行“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网格,良垌镇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推进党建网络和综治网格、应急网格、服务网格等融合建设综合网格,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力量,让党员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用红色力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当好村民群众的“党员管家”。
深入推进农村党建连片化建设。良垌借助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契机,构建起以良垌镇中塘村党支部为中心,范围覆盖周边象路、洪村、苑瑶村三个党支部,茗上茗和丰业两个“两新”组织党支部等为扇面的农村党建连片化建设,打破区域条块界限,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形成合力。连片区内设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连片区内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层治理等工作,实现连片区内共建共享共促。
多元共治
为和美乡村描绘“新画卷”
“妈妈你吃慢点,粥有点烫,你最近胃不好,明天我给你做个猪肚养胃汤。”11月22日12时10分,中塘村村民谭姨耐心地陪腿脚不便的婆婆吃完午饭,才赶回家里给小孩做饭。一年前,听到婆婆风湿病加重,行动不便后,在广州打工的谭女士辞去了工作回家照顾老人,成为村里人人称赞的“模范媳妇”。
文明和谐的乡风,离不开良垌镇突出德治引领,多元共治。“在我们村,大家红脸吵架,基本也就是当天闹一下,不会有隔夜仇。”平田济村村民陈姨告诉记者,平田济、后塘、中塘三条邻近的自然村联合打造“和合工作室”,由网格员、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发挥带头作用,建起矛盾纠纷调解的平台,片区内只要有矛盾纠纷,马上就有人到现场做调解。
激活巾帼力量,良垌镇充分发挥女性的柔性力量,联合镇妇联每月开展一次排查工作,深入每家每户走访宣传平安建设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活动,发挥妇女组织优势,动员妇女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乡村文明创建,还需多元力量参与。近年来,良垌镇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体系,将“和合”理念融入乡村治理中,在村一级创建“和合工作室”,探索设立“乡贤参事会”“名誉村长”等新型岗位,吸引支持退休干部、医生、教师等新乡贤投身乡村治理,为乡村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构建了从“能人”治村向“贤人”治村转变的乡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