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艺术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2022-12-25 08:37 湛江日报  

横岭村是一条仅有300余人的自然村,在村乡贤的聚力下,掀起了共建美好家园的新热潮。(12月24日《湛江日报》)

12月24日湛江日报刊发题为《文化赋能 用艺术留住乡愁》的报道,尽管目前难以从一张张照片中联想到“艺术村”,但廉江新民镇横岭村探索建设“艺术振兴乡村的示范村”的思路,还是值得关注的。

信步小径乡道,赏蔗林深深;纵目百亩茶园,看云霞渺渺;推开村落门扉,老屋旧舍化身书屋、咖啡馆……在湛江乡村,近年来越来越多“网红打卡点”令人心动,其中不少清晰可见“艺术”的影子。

艺术搭台,乡村唱戏。艺术对乡村的介入,是对乡村传统美学的重新发现,更是对其文旅价值的全新激活。比如在徐闻南极村的民宿群,部分民宿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突出当地特色,紧扣海洋、珊瑚等特色主题设计,取材当地珊瑚石打造“会呼吸的房子”,给游客带来与“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不一样的体验。而且民宿与民宿之间、甚至同一间民宿不同的房间,既有相似风格,又有细节区别,游客选房入住往往有一种“拆盲盒”的乐趣,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变化万千。又比如最近的廉江红橙文化节,请来“中国美术界的徐霞客”周昌新重返家乡,全球直播重彩油画绘红橙,让红橙文化再添一抹“艺术”的浓墨重彩。听闻雷州乌石有意打造“乡村夜游经济”,即将开启的“夜游”模式,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人与乡村的夜之邂逅。

与其说艺术改变了乡村,不如说这是一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丰富的民风民俗、殊异的乡土建筑,不仅充分赋予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开阔的生长空间,也能激发创作者丰沛的灵感。近年,不少村庄纷纷上新“墙绘”。这些墙绘,将时代气息与本土特色巧妙融合,又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扮靓村容村貌之余,更成了传播文明的载体、教育村民的阵地。一墙一风景,点亮了美丽乡村的姿态万千。其中,有不少是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本土院校师生的作品。他们,把学习成果绘在了乡村建筑的墙上,把对家乡的深情倾注在了红土地上。以艺术为桥梁,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了乡村振兴中来,也有了一展所长的广阔舞台。

用艺术提升乡村价值魅力,既要注入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元素,又要坚持系统思维“一盘棋”地布局。一些村庄正是由于缺乏系统设计,东一个主题,西一个主题,不仅“艺术味”欠奉,还像是在“涂鸦”,破坏了原生态的美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四川蒲江明月村的做法。当地村民世代守着7000亩雷竹园、3000亩茶园,以及一口三百多岁的古窑,过着制陶、种茶、农作的平凡日子。设计者以纯手工制作和天然矿物釉为特色,在传承唐代邛窑古风基础上,打造“明月窑”品牌。然后,以点破面用艺术推动乡村人文景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艺术体验、乡村风情探索等特有资源融合发展,不过四五年间,古老的明月村已成为明月国际陶艺村,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

打造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用艺术结合本地的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创产品等,大有可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打卡真正的“艺术村”。

作者:林无涯
编辑:徐卫民

横岭村是一条仅有300余人的自然村,在村乡贤的聚力下,掀起了共建美好家园的新热潮。(12月24日《湛江日报》)

12月24日湛江日报刊发题为《文化赋能 用艺术留住乡愁》的报道,尽管目前难以从一张张照片中联想到“艺术村”,但廉江新民镇横岭村探索建设“艺术振兴乡村的示范村”的思路,还是值得关注的。

信步小径乡道,赏蔗林深深;纵目百亩茶园,看云霞渺渺;推开村落门扉,老屋旧舍化身书屋、咖啡馆……在湛江乡村,近年来越来越多“网红打卡点”令人心动,其中不少清晰可见“艺术”的影子。

艺术搭台,乡村唱戏。艺术对乡村的介入,是对乡村传统美学的重新发现,更是对其文旅价值的全新激活。比如在徐闻南极村的民宿群,部分民宿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突出当地特色,紧扣海洋、珊瑚等特色主题设计,取材当地珊瑚石打造“会呼吸的房子”,给游客带来与“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不一样的体验。而且民宿与民宿之间、甚至同一间民宿不同的房间,既有相似风格,又有细节区别,游客选房入住往往有一种“拆盲盒”的乐趣,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变化万千。又比如最近的廉江红橙文化节,请来“中国美术界的徐霞客”周昌新重返家乡,全球直播重彩油画绘红橙,让红橙文化再添一抹“艺术”的浓墨重彩。听闻雷州乌石有意打造“乡村夜游经济”,即将开启的“夜游”模式,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人与乡村的夜之邂逅。

与其说艺术改变了乡村,不如说这是一场艺术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丰富的民风民俗、殊异的乡土建筑,不仅充分赋予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开阔的生长空间,也能激发创作者丰沛的灵感。近年,不少村庄纷纷上新“墙绘”。这些墙绘,将时代气息与本土特色巧妙融合,又以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扮靓村容村貌之余,更成了传播文明的载体、教育村民的阵地。一墙一风景,点亮了美丽乡村的姿态万千。其中,有不少是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本土院校师生的作品。他们,把学习成果绘在了乡村建筑的墙上,把对家乡的深情倾注在了红土地上。以艺术为桥梁,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了乡村振兴中来,也有了一展所长的广阔舞台。

用艺术提升乡村价值魅力,既要注入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元素,又要坚持系统思维“一盘棋”地布局。一些村庄正是由于缺乏系统设计,东一个主题,西一个主题,不仅“艺术味”欠奉,还像是在“涂鸦”,破坏了原生态的美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四川蒲江明月村的做法。当地村民世代守着7000亩雷竹园、3000亩茶园,以及一口三百多岁的古窑,过着制陶、种茶、农作的平凡日子。设计者以纯手工制作和天然矿物釉为特色,在传承唐代邛窑古风基础上,打造“明月窑”品牌。然后,以点破面用艺术推动乡村人文景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艺术体验、乡村风情探索等特有资源融合发展,不过四五年间,古老的明月村已成为明月国际陶艺村,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

打造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用艺术结合本地的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文创产品等,大有可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打卡真正的“艺术村”。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