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为湛江生态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市政协副主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卉在接受湛江日报专访时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和市委工作要求抓好落实,切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到学以铸魂学以强能学以致用
湛江日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关卉: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近期,局机关采取党组(扩大)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干部学习培训、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蕴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学以铸魂、学以强能、学以致用,推动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同时,我们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谋划组织好全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突出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全覆盖,精心组织理论学习,广泛开展培训活动,扎实做好舆论宣传,激发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基层党组织主观能动性,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要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更好凝聚全社会参与、支持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磅礴力量。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生态环保工作
湛江日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湛江将如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
关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为引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2022年1—11月,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45,全省排名第二;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比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南渡河南渡河桥、鉴江黄坡断面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升1个水质类别。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照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推向前进,为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贡献湛江力量。
一是持续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在巩固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省环保督察成果的基础上,对照我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督促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对标对表,压实责任,抓好问题整改,做到整改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确保取得实效。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九洲江、鉴江等重点流域环境整治,加大鹤地水库治理,开展鹤地水库藻类水华风险预警与防控。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火电行业超低排放升级改造,确保我市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加大湛江湾、雷州湾、安铺湾等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海水养殖尾水排放管控,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
三是着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优化环评审批,积极发挥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工作专班作用,主动对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工作,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四是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市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数据中心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执法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五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打造“湛江标准” 壮大蓝碳经济
湛江日报:“发展海洋经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内容。湛江正在建设“红树林之城”,如何将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关卉:当前,湛江正在积极推动开发红树林、盐沼、海草床、渔业等海洋碳汇项目,加快推动海洋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现已基本完成红树林、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汇量核算工作。
以红树林为重点,市生态环境局正抓紧构建海洋碳汇的核算体系及工作机制,争取在2023年1月底前编制完成《红树林碳汇碳普惠方法学》并向省主管部门申报,通过专家评审后发布,打造“湛江标准”,促进海洋碳汇资源统筹纳入全省排放交易体系,进而拉动海洋生态保护社会投资增长,推进海洋资源产业化,壮大蓝碳经济发展。
依托碳普惠机制,我市还将建立由企业出资修复和营造红树林的新模式,实现“政府+市场”模式下的多方共赢。这种模式下,企业可降低碳减排成本,同时彰显社会责任和品牌价值;红树林经营部门可借助碳交易市场获得一定收益,激发经营主体抚育红树林、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等方面的积极性;政府作为监管方和制度供给方,促进海洋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质量提升,同时也为生态良好地区有效盘活“沉睡”的自然资源资产、推动公共性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可推广借鉴的模式。
2022年,我市争取到省专项资金建设红树林综合利用实验基地,接下来将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共生的生态型经济,开发出高附加值的生态产品,打造“湛字号”标杆海产品牌,形成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人养林”向“林养人”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红树林保护和水产产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