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着各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积极投身文明创建中,或穿梭于大街小巷进行垃圾清理,或深入社区楼宇开展专项整治……用实际行动提升城市“颜值”,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活跃在城乡的角角落落,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文明是一座城市亮丽的底色,也是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湛江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擦亮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县级志愿服务联合会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引领广大市民投身疫情防控、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困难帮扶、社会公益、城市文明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截至今年3月,湛江市注册志愿者超过88.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及团队超过6426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逾2000万小时,服务群众超过100万人次,志愿服务活动已融入市民群众日常、化作经常,志愿服务精神成为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生动力,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2022年3月9日,“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植树活动。 市文明创建办供图
一抹“橄榄绿” 绘就“文明城”
4月1日,在霞山区建设街道建西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周聪正沿着大街小巷边走边观察,看到路面垃圾,便用夹子夹起放进垃圾袋中。这是湛江市退役军人“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和各县(市、区)“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自2021年12月以来,湛江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指导全市各级“港城老兵”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巩卫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携手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湛江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志愿者服务活动随叫,我随到。”志愿者陈朝芳在路口耐心地引导群众停放电动车,他表示,文明城市的创建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身为退役军人更应以身作则,作出榜样。
在湛江,总会见到一群身着迷彩“马甲”,头戴迷彩帽子的志愿者们或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路口,劝导市民文明出行、呼吁群众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或在社区卫生死角打扫卫生、清理墙上的小广告……这一抹抹“橄榄绿”,成为文明城市中一道靓丽的色彩。
近日,在市关工委主任会议暨未成年人教育现场会上,赤坎军休所军休老干田欣民获颁2022年“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荣誉证书。
田欣民在入伍的35年里,扎根军营,勇担强军使命。1991年退休后的他发扬“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精神,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他担任多所小学、街道、社区的校外辅导员,不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加爱党、爱国、爱军教育活动。同时发动军休所的老干部和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献爱心,为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将传递社会正能量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使命。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广大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请战冲在基层一线,近万名港城老兵组成主力军,化身防控一线的最美“橄榄绿”,满腔热血,勇当疫情防控排头兵,守护湛江平安。
志愿者协助引导市民有序过马路。 记者 殷翊展 摄
活跃“一抹红” 温暖一座城
身披“红马甲”,手持扫把、垃圾钳等工具,对街道、绿化带等垃圾进行清理……湛江组织各大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奉献自己、温暖他人。
活动中,志愿者们前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开展地毯式巡查,认真清扫街道上积存的垃圾,清除墙外的小广告、人行道的杂物,以实际行动引导市民群众自觉爱护共同的家园,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在湛江,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很多,是志愿者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缩影。近年来,为进一步健全湛江志愿服务体系,湛江积极推动成立县级志愿服务联合会,健全全市志愿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志愿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宽,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志愿者为参与项目施工的工人们送上煮好的汤圆。 记者 殷翊展 摄
日前获得“广东省最美志愿者”称号的张宾热心公益,无论是在敬老院,还是在雷城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她的身影。27年来,热心肠的张宾带领雷州市爱心慈善会广大成员深入农村,广泛开展扶贫济困、赈灾助学、节日慰问等慈善活动。如今她的足迹已遍及800个村,发放善款370多万元、物资一大批。
“我希望一个人能带动一群人,一群人能带动一座城,以爱的名义,让志愿服务的旗帜在雷州大地高高飘扬。”张宾说。
为给群众提供专业化便民服务,湛江共青团成立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深化“党工+关工+社工+义工”模式。如今高等学校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壮大,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开展中;企业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也正在建设中,许多富有企业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诞生。
另外,湛江共青团依托“i志愿”志愿服务网等服务信息平台,构建支教、社区志愿服务平台,还在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等设立30个志愿服务站,全面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身穿红马甲的广医志愿者在特校辅导学生学习。 记者 李忠 摄
满城“青春红” 擦亮城市底色
“广东省最美志愿者”高娴告诉记者,她这几天一直带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采访中得知,大学毕业的她,已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达8年之久,时常牵头组织开展文明实践、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活动,发动志愿者4万多人次,帮助困难家庭、老人和困境儿童200多户,个人累计服务时长已达4620小时。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各县(市、区)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高娴这样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成满城“青春红”,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3月19日,大学生社区实践结对共建启动仪式暨霞山区“志愿服务之城”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会活动在霞山举行,促进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社区农村,积极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为推动霞山建设“志愿服务之城”贡献青年志愿者的力量。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设置了志愿服务摊位,为过往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公益服务和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广东医科大学学生自发参演节目,以小剧场的形式宣传湛江红色小故事,科普急救措施等方面知识。
此次大学生社区实践结对共建行动,旨在搭建高校+社区联动新模式,引领青年学子争做文明城市的创建者,让“青春红”成为湛江文明底色。此外,各大中院校组织志愿者周末服务队,定期深入街道社区开展电器维修、健康检查、辅导儿童、为老服务等志愿活动,打造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周末。
从点亮文明之城到赋能社区治理,湛江将志愿服务融入社会现代化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城市更有温度。
而在湛江各大乡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也增加了许多年轻的新面孔。自2021年以来,我市417名高校毕业生被派遣至84个镇(街)开展乡村振兴一线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在乡村支教、信息化普及、社会工作、文化振兴的岗位上成为乡村振兴的“小能手”,为湛江乡村大地注入青春动能。
据悉,湛江共青团启动“青年云支教”计划,超过4000名大学志愿者被在线招募,开展为乡村学生在线课业辅导,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湛江第一批乡村青少年宫3个试点运行,用艺术点亮乡村课堂,还联合多方积极开展课桌椅捐赠、“百校百号乡村行”专项行动等各类乡村振兴活动。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还成立湛江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开展“领头雁”公益培训,助力湛江农产品畅销海内外。
共青团湛江市委员会书记谭凌说,湛江共青团将积极探索“多元合作”“双向促进”“政府购买”等社会志愿服务新模式,持续打造“青春社区”等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志愿者队伍的活力,同心协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