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 文化盛宴点亮乡村夜生活

2024-08-16 15:38 湛江晚报  

村民参与娱乐休闲活动。

8月13日晚,随着夜幕降临,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渔港大道两旁广场上,灯光璀璨,人潮涌动。这里,散步、唱歌跳舞、聚餐的人们络绎不绝,烟火气息浓郁。

在雷歌表演的观众中,93岁的尹明礼和92岁的尹保聪精神矍铄,他们表示,每天听雷歌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梁八奶,一位92岁的广场舞爱好者,每晚步行两公里来到广场,她自豪地说:“我从流沙跳到广州,又从广州跳回流沙。”雷州枫叶668团队的户外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我们经常来这里直播,弘扬雷剧传统文化,吸引了许多的粉丝。这里的群众素质高,热情好客。”团长枫叶赞扬说。

大家欢乐的背后,是一群热情的村民默默地支持着。尹文,一位爱好音乐的修车行老板,自费购买音响,每晚为群众提供免费唱歌服务。78岁的尹保亮,一位雷歌发烧友,几年来自费购买音响和剧本,每晚为村民提供免费唱歌机会。80岁的老党员尹成武每晚来到广场疏导交通,带头打扫卫生。现场的座椅也是一些热心流沙人士免费提供的。

流沙村,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有1600多户,人口8000多。该村党支部书记尹天期介绍,村中许多农民从事珍珠养殖、加工,产品远销海内外。近年来,流沙村发展金鲳鱼养殖,村民生活更上一层楼。目前,村里拥有1000多个金鲳鱼养殖网箱,每年产值超12亿元,占湛江市金鲳鱼养殖的重要位置,被誉为“金鲳鱼之乡”。

富裕起来的流沙村,在驻点工作队的帮助下,近年来建起了公园、文化广场、渔港大道,并大力扶持文化事业。据了解,随着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的改善,每天晚上,除了本村群众,还有来自附近乡镇的群众聚集在这里,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夜经济也给村民带来了额外收入,幸福指数逐日攀升。


作者:记者钟邦国 通讯员李广用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黄梦秋

村民参与娱乐休闲活动。

8月13日晚,随着夜幕降临,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渔港大道两旁广场上,灯光璀璨,人潮涌动。这里,散步、唱歌跳舞、聚餐的人们络绎不绝,烟火气息浓郁。

在雷歌表演的观众中,93岁的尹明礼和92岁的尹保聪精神矍铄,他们表示,每天听雷歌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梁八奶,一位92岁的广场舞爱好者,每晚步行两公里来到广场,她自豪地说:“我从流沙跳到广州,又从广州跳回流沙。”雷州枫叶668团队的户外直播吸引了众多观众,“我们经常来这里直播,弘扬雷剧传统文化,吸引了许多的粉丝。这里的群众素质高,热情好客。”团长枫叶赞扬说。

大家欢乐的背后,是一群热情的村民默默地支持着。尹文,一位爱好音乐的修车行老板,自费购买音响,每晚为群众提供免费唱歌服务。78岁的尹保亮,一位雷歌发烧友,几年来自费购买音响和剧本,每晚为村民提供免费唱歌机会。80岁的老党员尹成武每晚来到广场疏导交通,带头打扫卫生。现场的座椅也是一些热心流沙人士免费提供的。

流沙村,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有1600多户,人口8000多。该村党支部书记尹天期介绍,村中许多农民从事珍珠养殖、加工,产品远销海内外。近年来,流沙村发展金鲳鱼养殖,村民生活更上一层楼。目前,村里拥有1000多个金鲳鱼养殖网箱,每年产值超12亿元,占湛江市金鲳鱼养殖的重要位置,被誉为“金鲳鱼之乡”。

富裕起来的流沙村,在驻点工作队的帮助下,近年来建起了公园、文化广场、渔港大道,并大力扶持文化事业。据了解,随着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的改善,每天晚上,除了本村群众,还有来自附近乡镇的群众聚集在这里,享受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夜经济也给村民带来了额外收入,幸福指数逐日攀升。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