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霞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以霞山各村落名字的由来故事为切入口,介绍村中特色文化、产业定位、未来展望等。首期推出“新村”,探村史、访古迹、谈发展,相当有看点。
一个村庄的名字,传承着村史文化,承载着浓浓乡愁,从一定意义上说,更是这个村庄形象、特质的反映。比如霞山新村,就是取“再立新村,万象更新”的意思,是旧时“德丰村”建新村场后,村民口口相传而来。时至今日,则以此村名激励村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以“村名”为切入口,挖掘其中的村史故事、探寻散落的文化地标、激发村民的情感认同,继而凝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这是一个好办法。
这也提醒着我们,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要重视文明乡风的力量,着力将乡村特色文化“秀”出来。
“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随着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湛江广大乡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着力打造一批以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家风家训、历史典故、乡贤名人为主题的文化地标,努力把其建成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这对于延续乡村文脉、保护乡村文化形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创作一批可供转发传播的村名村史故事,并在社交平台上创新推广,则能进一步扩大村庄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甚至因此带动乡村游的兴旺。对于村民来说,透过村名看村史,能充分感受丰富的乡村文化,在村容村貌的巨变中回忆先辈的奋斗历程,从而激发村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与自信心。
将乡村特色文化“秀”出来,又不能仅仅满足于“秀”。深入挖掘村名村史文化之后,更应促进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提高文化的附加价值。比如,一些地方通过与企业合作,盘活当地戏曲、美食、民俗等文化内容,实施产业化发展,打造乡村文化旅游精品,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韵味的特色经济。还有一些地方围绕村中地标打造“网红打卡点”,通过发展乡村文创等,让传统村落更有“故事感”,从而创设文旅新场景。
另外,相关村庄也应借“秀”出特色文化的契机,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村建设。引导村民参与到“秀”乡村文化中来,用群众视角深度挖掘具有本村特色的历史,大家一起来讲好本村的文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村史文化能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好的村风有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村民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