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七、八两个月在招标平台上的连续公告,湛江市赤坎区第三个“飞地经济”板块——首善云谷科创产业园在海田路和振兴路交汇的金城地块落户成功。该园是赤坎区首个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为定位的数智化平台项目。
一年多来,赤坎区上下立足民心工程,培育新质生产力,另辟绿色发展新赛道。记者在有关部门了解到,除正在密锣紧鼓进行前期工作的首善云谷科创产业园和今年三月开工的赤坎区智慧城数字经济产业园两大项目外,该区目前在运营的创新创业载体达11个,已成粤西头号“孵化器之城”。在运行的创新创业载体包括: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湛江市智圆谷,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银领(湛江)数字产业孵化园、腾商软件园、智贝贝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智圆谷等。
这些出现在电子地图上的孵化园区新潮名称,不仅令滴滴车司机印象深刻,大呼传统的“赤坎街”变身“赤坎谷”,还源源不断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市唯一的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智圆谷已创办十年,累计培育出科技型中小企业185家,毕业企业35家,近两年来孵化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家。
目前,赤坎区电商业务关联企业达4839家,工业技改投资额增速名列全市第一。科创园和日渐成熟的产业园良性互动,吸引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材料研发和服务型制造业等领域高新企业落户,新质生产力带来明显产业效应。今年上半年,该区工业投资完成额增长154.6%,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增长96.4%,增速均领跑全市。
打造“孵化器”之城,对产业结构“补短板”同样大有裨益。如腾商软件园落户赤坎,弥补了粤西民营软件产业的空白。
为突破人才、技术、资金瓶颈,赤坎科创“飞地”模式连响三炮:该区智贝贝科技园与深圳微谷众创社区签下“双向飞地”首单,双方园区各划出场地供对方引入科创孵化企业;赤坎区和广州越秀区联手打造“双向飞地”科创中心分别在赤坎海田和广州黄花岗科技园挂牌;用地近30000平方米的首善云谷科创园项目签约。
尝“双向飞地”头啖汤的智贝贝科技园负责人对记者说,引入“双向飞地”模式后,在人才效应下,湛江首个民营数据中心和外溢型餐饮连锁品牌孵化企业近期有望落户该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