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为滞留的旅客免费发放物资。(许姐供图)
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前,他们在烈日下为滞留司乘人员免费发放物资;台风肆虐时,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临时安置点为滞留安置人员提供暖心服务;台风过境后,他们又马不停蹄投入到救灾清理、重建家园的行动中……
鲜艳的“红马甲”,成为风雨中的一抹暖色。
舍小家为大家 台风中逆行守护
9月5日,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琼州海峡客滚船全线停运,导致大批过海司乘人员滞留徐闻。得知这一情况后,徐闻县许姐志愿者协会、阳光志愿者协会、红土地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们二话不说,立马集合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为滞留的旅客免费发放物资。
天气闷热,烈日当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和徐闻县应急局、交通局、交警支队、团县委等单位工作人员一起,沿路一辆车一辆车地敲车门,把八宝粥、面包、矿泉水等食物送到司乘人员手里。志愿者们汗流浃背,衣服和头发全都湿透了。尽管如此,大家都毫无怨言,继续坚持,为旅客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当天下午,天气突变,暴雨倾盆而下。志愿者们在雨中继续工作,再次被淋得全身湿透。志愿者们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人退缩,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17级超强台风将二次登陆徐闻!为保障滞留司乘人员安全,徐闻县安排了多个临时安置点,为滞留司乘人员和低洼地带转移的群众提供免费食宿。
尽管超强台风令人“闻风色变”,但一想到群众需要帮助,这群热心的“红马甲”,舍小家为大家!包袱都没收拾就轻装上阵,立马出发赶赴徐闻县实验中学、梅溪实验中学、体育馆等临时安置点。
“许姐,强台风登陆可能会造成房屋漏水,你家里没人在家看顾,你今天还去安置点当志愿者吗?”面对好友们的询问,许姐志愿者协会会长许程聪没有一丝犹豫——“必须去!”
在她的带领下,许姐志愿者协会14名志愿者6日一早就火速赶往徐闻县实验中学,随着一批又一批的群众抵达临时安置点,志愿者们早早又开始了新的忙碌。
台风无情人有情
“守夜人”温暖旅客心
在徐闻县实验中学,五层楼高的教学楼里接收了上千名滞留的群众,教室全都住满了人。许姐和志愿者们不停地跑上跑下搬运物资,及时向安置人员发放盒饭、被褥等各类物资,为他们解疑释惑,缓解他们的焦虑,让他们安心避风。
9月6日傍晚,随着台风中心靠近,徐闻狂风大作,暴雨猛烈。最后一批快餐因雨势太大,无法送达。“盒饭不够,先把这些全部分发给滞留的群众!”许姐说,当看到安置人员尤其是孩子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时,感觉自己多辛苦都是值得的。
将上千个盒饭一一分发完毕时,已是晚上9点,志愿者们一身水一身汗,饥肠辘辘。因最后一批盒饭无法送达,盒饭不够,十几名志愿者们只能分着仅剩的一点菜吃,连饭、筷子都没有了,直接用塑料袋套着手抓菜吃,再吃点干粮充饥,就又投入了工作中。
深夜,风雨交加,强风猛烈拍打着窗户,安置点突然停电,雨水更是不断随着风流进了安置点的房间内,出现了积水的情况,不少滞留群众的情绪变得紧张。“大家不用着急!我们马上处理!”许姐轻声安慰着大家。
用布条塞住窗户,用拖把和毛巾清理积水……在黑暗中,志愿者们一边用手摸索着,帮助滞留群众一起逐渐将所有楼层的教室积水擦干,让大家睡个安稳觉。而他们,台风中的“守夜人”,守护着大家,自己却是一夜未眠。
“感谢徐闻县委县政府提供的安置点和物资,志愿者服务很暖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曹师傅说,他从广州出发准备去往海口,到达湛江后发现封航了,到徐闻下高速后,已经开始交通管制,他是被滞留的第一辆车。在因台风滞留徐闻的几天里,他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志愿者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关怀,甚是感激。
不少司机师傅在社交平台上展示滞留安置情况,一场台风让他们真切感受徐闻这座小城的温厚和热情。
“志愿红”闪耀灾后重建一线
共同守护家园
台风过境,徐闻到处一片狼藉,满目疮夷,受灾情况严重。
在灾后清理现场,一抹抹“志愿红”格外显眼,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累,徒手搬运横在路中间的树木、清理树枝和杂物,积极参与灾后清理,清理环境卫生,共同守护家园。
9月7日中午,在临时安置点持续忙碌许久的许姐,抽空回了一趟家,才发现自己家里已经变成了“池塘”。原来,台风登陆时风雨势猛,雨水从窗台蔓延进来,积水将家里的衣柜等物品全泡了。她简单清理了一下家里的积水后,又出门重新投入了新的“战斗”中,用一腔热血,共同守护家园。
正是像许姐这样的一个个志愿者,如微光,汇聚成炬火,照亮黑夜驱散阴霾。
台风中,这一抹“志愿红”,温暖了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