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南桥街道构建“三个一”机制 提升网格治理服务能力

——南桥街道深入实施“四级网格化”改革创新做法

2024-10-12 19:44 湛江云媒  

近年来,南桥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试点工作,以“建强一个综治中心、绘制一张全科网格、深化一项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三个一”机制,全力以赴打造南桥基层治理新样板。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法学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其他县(市、区)政法委领导多次到南桥街道指导调研,并给予高度肯定,称赞此模式为我市乃至全省基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方向。

一、建强一个综治中心,构建社会治理“智慧引擎”

(一)打造服务群众“快车道”

在综治中心的运行过程中,南桥街道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1”的统筹协调作用,南桥街道综治中心实行部门轮驻制度,确保公安、综治、司法、执法、公共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社区建设、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轮驻综治中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构筑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高效工作格局,极大地提升了为民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其中,作为综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桥“街道法苑”以其专业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通过区法院法官入驻综治中心,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了居民在法律方面的困惑和难题。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新生态以及“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深化落实,南桥街道成功打造了一个高效、便捷、专业的社会治理“智慧大脑”,为南桥街道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南桥街道一楼综治中心受理平台。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桥“街道法苑”正式挂牌以及赤坎区法院入驻街道开展工作。

(二)实现诉求处理“加速度”

南桥街道将“粤平安”“矛盾纠纷·码上办”“平安夜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智慧城管”“信访系统”等系统平台接入综治中心,实现了信息的统一受理、分发和反馈。综治中心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收、登记、分类、转办、跟踪和反馈各类诉求。此前,各部门分散处理诉求,导致受理速度慢、办结率低、存量问题多,影响了基层治理效能。如今,综治中心成为诉求处理的“加速器”,受理速度大幅提升,办结率显著提高,存量问题大幅减少。据统计,2024年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从2024年以前的70%提升至85%以上,群众满意率由75%上升到90%以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由80%提升到95%以上;“粤平安”“矛盾纠纷·码上办”“平安夜访”等平台共接收并处理各类问题报告565件,已办结561件,办结率高达99%;“湛江智慧城管”平台上共接收4276件工单,已结案4184件,办结率97.8%;“12345”系统工单共计2263件,办结2102件,17件审核中,161件办理中,按时办结率100%。南桥街道从昔日的“拖后腿”一跃成为全区基层治理的“领头羊”。

南桥街道综治中心信息办理中枢——部门进驻工作室、网格工作室。

(三)织密社会治理“智慧网”

街道综治中心引接赤坎区智慧城市系统,通过接入公安“雪亮工程”102路二类点视频监控,运用视频预警和智能分析技术进行智能感知、多维分析,建成全覆盖监控系统,将感知触角延伸至城市末梢,协同公安部门精准迅速处置问题,辖区内各类治安案件减少95%以上。南桥街道搭建“综治中心指挥平台”,深度融合“智慧城管”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发现-上报-分派指挥-处置完成(自行和指挥处置)-反馈-考核的闭环指挥模式,通过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辖区内各类事件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街道执法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工作。另外,在今年“摩羯”超强台风防御工作中,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了智能视频监控作用,全街道共完成人员转移46人,共计清理道路和积水163处、倒伏树木73棵、树木折断处43处、协助修复受损设施12处、恢复电力供应15处等,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辖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城市执法、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中,南桥街道综治中心指挥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将各环节迅速、有序地运转起来,这种高效、精准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南桥街道的工作效率和应急能力,还赢得了辖区广大居民的认可和赞誉。

南桥街道综治中心“智慧大脑”——视频预警和智能分析系统。

二、绘制一张全科网格,激活社会治理全盘棋

(一)科学规划,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以街道行政区域为依据,科学统筹安排先前原有各类工作网格,按照“街道—村(社区)—片区—小区”四级网格架构体系,将街道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26个三级网格、95个四级网格,缩短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一级网格为街道网格,负责全面统筹,搭建网格平台、细化网格分区、明确网格责任等;二级网格为村(社区)网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负责辖区公共服务事项;三级网格为区域网格,深入走访,收集了解居民“急难愁盼”;四级网格为片区网格,为最小单位网格,负责直接服务居民,解决本区域小事务。创新构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社区和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社区“两委”成员、平台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专职网格员等担任三级网格员,机关下沉干部、社区老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担任四级网格员的组织架构。

南桥街道网格化区域划分及管理明细图。

(二)多元整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南桥街道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大联动机制,厘清权责、相互融合,形成协作联动、共同担责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街道综治中心将公安、城管、环卫、司法、社工、社卫、消防、应急、驻村律师及驻街部门等力量按网格片区派驻到各村(社区),配备专职网格员26名,兼职网格员276名,各级网格员成为了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负责日常的巡查、上报、协调等工作。同时,街道还实现了全街12个村(社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有效增强了居民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在警地融合方面,街道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辖区南桥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20余名民警和辅警全覆盖驻点各村(社区),实现了警地融合的无缝对接,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网格化管理使得服务指向性更强,群众可以根据指引联系所在网格的网格员,网格员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各自网格的实际情况。同时,挂点网格的职能部门也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所在网格的相关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网格员与驻网格民警开展宣传活动。

(三)快速响应,高效解决事项显成效

南桥街道在推进网格化治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网格事项的处置效率与质量,为此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网格事项处置流程和工作机制。该机制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紧急程度,明确了不同层级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了网格内各类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是对于一般事项,由街道三、四级网格受理,依托街道职能股室的力量,实行快速响应和直接处理。这些事项通常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琐碎问题,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通过街道职能股室的直接介入,迅速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二是对于重要事项和重大事项,转由二级网格受理或者一级网格直接受理,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联合街道各部门和区直部门共同处理。这些事项往往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多方协作才能有效解决,通过街道和区直部门能够形成合力,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推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据统计,2024年以来,南桥街道共处理网格事项875件,其中64%的事项在24小时内得到了快速处理,33%的事项在7天内得到了圆满办结。进一步彰显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工作成效,同时有效将矛盾吸附在当地,各类上访、信访数相比往年同期有明显的降低。

南桥街道村(社区)群众诉求综合服务点工作流程图。

三、深化一项工作机制,奋力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强化协同治理能效

南桥街道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抓手,以网格为“哨源”,部门联动为介质,推动网格群众呼声有效传递,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自执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以来,街道、村居层面共发起吹哨发令120余次,针对城乡建设、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社区安全等问题精准施策,部门响应执行率高达99%,形成了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这一机制的深化实施,不仅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还增强了政府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

通过网格吹哨,区人大、区住建、区司法局等职能部门协同华盛家园小区所在网格处置化解物业纠纷。

(二)融合多元工作机制,强化矛盾排查与化解

南桥街道持续深化创新推行的“干部进访办、群众呼必应”制度实施,提出了“党建+网格”“党建+网格员”的排查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员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同时,南桥街道积极创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互联互动的“红色联盟”,发动党员业主群众、物业党支部党员作表率,组建服务小(辖)区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通过牵头打造“智慧大物业”特色党建品牌,在百园社区无人管理小区推行“智慧大物业”管理,以党群议事方式共议解决了50余件小区物业与居民矛盾纠纷。

网格员与志愿服务队开展走访工作。

(三)树立“接诉即办”服务标杆,打造南桥高效服务品牌

结合“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和完善街道“接诉即办”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以“平安夜访”等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干部进访办”活动,街道干部定期下沉网格,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群众问题。2024年以来,街道下访走访干部累计578人次,走访群众1200余人,受理各类问题和纠纷93件,已全部解决。南桥街道进一步落实了“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四级网格管理目标,持续加大打造南桥高效服务品牌的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作者:通讯员 陈羿达 南桥街道办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林小军

近年来,南桥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试点工作,以“建强一个综治中心、绘制一张全科网格、深化一项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三个一”机制,全力以赴打造南桥基层治理新样板。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法学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其他县(市、区)政法委领导多次到南桥街道指导调研,并给予高度肯定,称赞此模式为我市乃至全省基层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方向。

一、建强一个综治中心,构建社会治理“智慧引擎”

(一)打造服务群众“快车道”

在综治中心的运行过程中,南桥街道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1”的统筹协调作用,南桥街道综治中心实行部门轮驻制度,确保公安、综治、司法、执法、公共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社区建设、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轮驻综治中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构筑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高效工作格局,极大地提升了为民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其中,作为综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桥“街道法苑”以其专业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通过区法院法官入驻综治中心,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了居民在法律方面的困惑和难题。通过构建“一站式”服务新生态以及“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深化落实,南桥街道成功打造了一个高效、便捷、专业的社会治理“智慧大脑”,为南桥街道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南桥街道一楼综治中心受理平台。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桥“街道法苑”正式挂牌以及赤坎区法院入驻街道开展工作。

(二)实现诉求处理“加速度”

南桥街道将“粤平安”“矛盾纠纷·码上办”“平安夜访”“12345”政务服务热线、“智慧城管”“信访系统”等系统平台接入综治中心,实现了信息的统一受理、分发和反馈。综治中心配备了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收、登记、分类、转办、跟踪和反馈各类诉求。此前,各部门分散处理诉求,导致受理速度慢、办结率低、存量问题多,影响了基层治理效能。如今,综治中心成为诉求处理的“加速器”,受理速度大幅提升,办结率显著提高,存量问题大幅减少。据统计,2024年以来,矛盾纠纷化解率从2024年以前的70%提升至85%以上,群众满意率由75%上升到90%以上;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由80%提升到95%以上;“粤平安”“矛盾纠纷·码上办”“平安夜访”等平台共接收并处理各类问题报告565件,已办结561件,办结率高达99%;“湛江智慧城管”平台上共接收4276件工单,已结案4184件,办结率97.8%;“12345”系统工单共计2263件,办结2102件,17件审核中,161件办理中,按时办结率100%。南桥街道从昔日的“拖后腿”一跃成为全区基层治理的“领头羊”。

南桥街道综治中心信息办理中枢——部门进驻工作室、网格工作室。

(三)织密社会治理“智慧网”

街道综治中心引接赤坎区智慧城市系统,通过接入公安“雪亮工程”102路二类点视频监控,运用视频预警和智能分析技术进行智能感知、多维分析,建成全覆盖监控系统,将感知触角延伸至城市末梢,协同公安部门精准迅速处置问题,辖区内各类治安案件减少95%以上。南桥街道搭建“综治中心指挥平台”,深度融合“智慧城管”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发现-上报-分派指挥-处置完成(自行和指挥处置)-反馈-考核的闭环指挥模式,通过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辖区内各类事件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街道执法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置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开展处置工作。另外,在今年“摩羯”超强台风防御工作中,街道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了智能视频监控作用,全街道共完成人员转移46人,共计清理道路和积水163处、倒伏树木73棵、树木折断处43处、协助修复受损设施12处、恢复电力供应15处等,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辖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城市执法、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中,南桥街道综治中心指挥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将各环节迅速、有序地运转起来,这种高效、精准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南桥街道的工作效率和应急能力,还赢得了辖区广大居民的认可和赞誉。

南桥街道综治中心“智慧大脑”——视频预警和智能分析系统。

二、绘制一张全科网格,激活社会治理全盘棋

(一)科学规划,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以街道行政区域为依据,科学统筹安排先前原有各类工作网格,按照“街道—村(社区)—片区—小区”四级网格架构体系,将街道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26个三级网格、95个四级网格,缩短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一级网格为街道网格,负责全面统筹,搭建网格平台、细化网格分区、明确网格责任等;二级网格为村(社区)网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负责辖区公共服务事项;三级网格为区域网格,深入走访,收集了解居民“急难愁盼”;四级网格为片区网格,为最小单位网格,负责直接服务居民,解决本区域小事务。创新构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社区和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社区“两委”成员、平台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专职网格员等担任三级网格员,机关下沉干部、社区老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担任四级网格员的组织架构。

南桥街道网格化区域划分及管理明细图。

(二)多元整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南桥街道进一步完善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大联动机制,厘清权责、相互融合,形成协作联动、共同担责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格局。街道综治中心将公安、城管、环卫、司法、社工、社卫、消防、应急、驻村律师及驻街部门等力量按网格片区派驻到各村(社区),配备专职网格员26名,兼职网格员276名,各级网格员成为了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负责日常的巡查、上报、协调等工作。同时,街道还实现了全街12个村(社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有效增强了居民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在警地融合方面,街道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辖区南桥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20余名民警和辅警全覆盖驻点各村(社区),实现了警地融合的无缝对接,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也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效能。网格化管理使得服务指向性更强,群众可以根据指引联系所在网格的网格员,网格员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各自网格的实际情况。同时,挂点网格的职能部门也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所在网格的相关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网格员与驻网格民警开展宣传活动。

(三)快速响应,高效解决事项显成效

南桥街道在推进网格化治理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网格事项的处置效率与质量,为此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网格事项处置流程和工作机制。该机制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紧急程度,明确了不同层级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了网格内各类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一是对于一般事项,由街道三、四级网格受理,依托街道职能股室的力量,实行快速响应和直接处理。这些事项通常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琐碎问题,如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等,通过街道职能股室的直接介入,迅速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二是对于重要事项和重大事项,转由二级网格受理或者一级网格直接受理,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联合街道各部门和区直部门共同处理。这些事项往往涉及面广、影响大,需要多方协作才能有效解决,通过街道和区直部门能够形成合力,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推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据统计,2024年以来,南桥街道共处理网格事项875件,其中64%的事项在24小时内得到了快速处理,33%的事项在7天内得到了圆满办结。进一步彰显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工作成效,同时有效将矛盾吸附在当地,各类上访、信访数相比往年同期有明显的降低。

南桥街道村(社区)群众诉求综合服务点工作流程图。

三、深化一项工作机制,奋力开创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强化协同治理能效

南桥街道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抓手,以网格为“哨源”,部门联动为介质,推动网格群众呼声有效传递,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自执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以来,街道、村居层面共发起吹哨发令120余次,针对城乡建设、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环境卫生、社区安全等问题精准施策,部门响应执行率高达99%,形成了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这一机制的深化实施,不仅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还增强了政府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为群众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

通过网格吹哨,区人大、区住建、区司法局等职能部门协同华盛家园小区所在网格处置化解物业纠纷。

(二)融合多元工作机制,强化矛盾排查与化解

南桥街道持续深化创新推行的“干部进访办、群众呼必应”制度实施,提出了“党建+网格”“党建+网格员”的排查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员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同时,南桥街道积极创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互联互动的“红色联盟”,发动党员业主群众、物业党支部党员作表率,组建服务小(辖)区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通过牵头打造“智慧大物业”特色党建品牌,在百园社区无人管理小区推行“智慧大物业”管理,以党群议事方式共议解决了50余件小区物业与居民矛盾纠纷。

网格员与志愿服务队开展走访工作。

(三)树立“接诉即办”服务标杆,打造南桥高效服务品牌

结合“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和完善街道“接诉即办”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以“平安夜访”等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干部进访办”活动,街道干部定期下沉网格,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群众问题。2024年以来,街道下访走访干部累计578人次,走访群众1200余人,受理各类问题和纠纷93件,已全部解决。南桥街道进一步落实了“小事不出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四级网格管理目标,持续加大打造南桥高效服务品牌的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