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网信湛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湛江廉江警方依法查处一起网络散布谣言案件,行政拘留1人。
近年来,每当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议题出现,各种网络谣言乱象便频出,不仅严重扰乱网络信息传播,更会恶意制造各种信息混乱和恐慌乱象,严重干扰大众对信息的识别判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10月12日,“网信湛江”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湛江廉江警方依法查处一起网络散布谣言案件,行政拘留1人。其中提到,10月10日20时许,廖某在网上蓄意编造不实信息,谎称“事故致1人死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10月11日11时许,廉江警方依法传唤廖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经查,廖某为博取眼球,企图通过网上发帖寻求关注,其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真相还没有穿上鞋子,谣言已经跑遍了全世界。”一些视频、信息看起来似乎很“重磅”,企图在网上掀起一轮又一轮波澜、收割一波波“流量”,但实则却是肆意编造、空穴来风,是彻头彻尾的谣言、谎言。这些谣言背后,都有着怎样的“套路”?其一,越是“离大谱”“放大招”,越能触发“传播键”。个别自媒体臆测编造公共政策、虚构突发案件事件,尽管信源模糊、细节不清,甚至有“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操作,却令一些网友信以为真,甚至辟谣后还在盲从。其二,越是挑动社会敏感神经,越能够“吸睛”。个别自媒体为求流量“带节奏”,往往利用当下热点,如车祸事故、恶劣天气、疾病传播等消息,添油加醋带动公众情绪,更以“悬疑标题党”贩卖焦虑。特别是社情类话题呈裂变式扩散,谣言借助网友的关心与共情传播,引发担忧、恐慌情绪。其三,将一些视频、图片进行歪曲“解读”,比如杭州一女子只是去取个快递,就被偷拍污蔑为“有妇之夫出轨快递小哥”;大四女生日常分享穿搭造型,却被盗图污蔑为“海王中的女霸王”。造谣者一句“玩笑”草草带过,受害者却在“自证清白”路上步履维艰。
面对这些网络谣言,必须敢于“亮剑”、重拳打击。要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让更多人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有害信息滋生、蔓延的土壤。要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加大对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发挥法律的威慑震慑作用,形成“莫造谣,造谣必被捉”的社会共识。互联网平台也要行动起来,加强自查自检,对肆意捏造消息、带动公众情绪、恶意贩卖焦虑的自媒体,要严肃处理。而作为互联网使用者的我们,也应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那些放任网络谣言大量传播扩散的平台,以及通过“蹭热度”“带节奏”“卖焦虑”来引流牟利、敲诈勒索的自媒体,要果断投诉、“取关”,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