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湛江银行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公会)组织召开湛江银行业2024年三季度新闻通气会。湛江金融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弘进介绍2024年三季度湛江银行业运行及监管情况,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广东南粤银行、徐闻农商行、雷州金融监管支局主要负责人围绕落实金融监管政策、支持台风“摩羯”灾后重建和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工作举措及亮点成效进行发言,就媒体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会议由公会秘书长陆培钦主持。
2024年以来,湛江金融监管分局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入实施“四新”工程,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以思想大转变引领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助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引领银行业精准高效服务湛江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三季度末,湛江银行业资产总额6224.24亿元,同比增长3.64%,规模继续保持粤东西北排名第二。各项贷款余额4289.44亿元,规模居粤东西北第一,同比增长7.5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27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4872.01亿元,规模居粤东西北第二,同比增长2.8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09个百分点。
周弘进从四个方面介绍2024年三季度湛江银行业运行及监管情况。
第一,湛江金融监管分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广东等地台风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指导湛江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灾后重建,通过设立专项救灾复产信贷额度、降低利率、延长还款周期、下放审批权限、扩大抵押范围等方式,支持企业、农户复工复产和恢复生活秩序。截至三季度末,针对灾后重建辖内银行机构已提供贷款支持2636笔、金额6.6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2222笔、金额2.74亿元,惠及灾区基建企业、小微企业和种植户等重点客户。强化央地监管协同,推动湛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已为全市28个“白名单”项目完成审批金额61.44亿元,全省排名第五,粤东西北第一。聚焦支柱产业,积极助力湛江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构建起科技领域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护航湛江经济稳健运行。
第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融资促进低碳转型,普惠金融提升服务质效,发展养老金融提升银发经济服务,数字金融增添金融转型新动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科技能力建设,不断拓展大数据运用领域,其中,中国银行湛江分行推出企业微信智能客服系统,为客户提供智能化快速响应服务。加大企业信贷数字化支持,不断丰富数字金融应用场景,推动银行机构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场景体系,其中,建设银行湛江市分行打造湛江首个数字人民币示范区——茂德公鼓城,落地粤西地区首个公交数字人民币乘车场景项目;工商银行湛江分行对接住建部落地全国首批公积金中心数币提取和缴存业务,推动并落地全省首笔融合数据要素交易、智慧餐厅+社保卡创新场景等,以数字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助推湛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优化金融服务薄弱环节,补足发展短板弱项,加强平台建设,对接各类市场主体1290家,融资意向金额达91.66亿元,督导辖内法人银行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特色农业,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匹配能力,助力“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组建全省首家县域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进军营、进医院“七进入”金融教育活动,提升公众金融素养,触达消费者125.82万人。
第四,紧扣新时代金融监管职责定位,坚持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不松懈,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四新”工程,推动金融监管总局系统“四级垂管”架构在辖区落地实施,强化县域金融监管,推动建立“上下贯通、责任清晰、执行有力、高效有序”的监管体系;持续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审慎把好市场准入关口,持续规范行政许可各项工作;持续深化与公检法部门常态化协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2024年以来,湛江银行业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持续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下一步,湛江银行业将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改革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