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抖音、视频号等社交媒体上有一个短视频很火。视频是上海浦东公安分局发布的,视频里,幼儿园“小交警”街头喊话,劝导骑车人戴头盔。网友直呼“萌出圈”。有网友表示,听到小朋友们奶声奶气地问“你的头盔呢”,感觉比罚款更“社死”,从此以后把头盔“焊”在头上。类似的这一幕,也在湛江出现,据报道,近日开展的“少年交警队”集中劝导活动中,“小交警”就“喊话式”劝导家长接送学生时不逆行、不超员、不闯红灯、佩戴好安全头盔。这种传递文明交通的亮眼方式,值得点赞。
让学生当“小交警”,首先是一种极具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而言,平时的交通安全教育多停留于“听”和“看”,如今能跟着交警叔叔“上岗执勤”,站在路口协助维持交通秩序、劝导文明交通,能真切地感受到交通规则在保障道路安全顺畅方面的重要性。比如宣传“一盔一带”,这种亲身体验远比课堂上、视频里单纯的“听”和“看”来得深刻。通过这样的实践,交通安全意识也在他们心中扎下了根,更会将这种意识传递给家长和周围的人。“小交警”作为榜样、标杆,也有利于校园内营造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氛围。而从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角度来看,“小交警”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维护公共秩序的参与者,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会延伸到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在面对社会公共事务时,不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行动者。这是培育时代新人的良好探索。
而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小交警”的“喊话式”交通劝导,又是一堂文明交通的公开课。学生们的参与让交通安全宣传更具亲和力。他们用纯真的话语和可爱的形象,迅速吸引了过往路人的目光,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宣传内容。相比起传统的宣传方式,这种由孩子们主导的劝导更容易让人记住,也更能触动人心。同时,活动也促进了警、校的合作与互动,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探索,为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基础。
持续优化校园周边交通安全、保障学生安全出行,除了“少年交警队”,仍需更多创新探索。比如有的兄弟城市,对临路中、小、幼学校周边交通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按照“一校一策”的治理理念,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停放设计进行优化。综合采取设置接送学生限时停车泊位和“开门缓冲区”、创新试点非机动车“港湾式”即停即走交通组织模式、道路微改造为学校集中主干道“提速”等措施,优化校园周边交通出行条件,取得了不俗效果。期待更多有实际、见实效的创新,为文明交通注入更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