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广州市南沙区驻徐闻县角尾乡工作队:

让美丽的南极村在湛江村晚精彩呈现

©原创 2024-12-18 21:48 湛江云媒  

广州市南沙区驻徐闻县角尾乡工作队紧紧依靠后方资源和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精准帮扶,积极主动谋事干事,推进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教育卫生和消费帮扶,全力发展南极村民宿文旅、红葱种植、生蚝养殖等产业,加强基层治理,创建国家卫生镇……

2024年徐闻县角尾乡许家寮村入选广东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获评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角尾乡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放坡村和灯楼角分别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驻角尾乡工作队进驻后,将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深度挖掘产业资源,因势利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角尾乡北注村种植红葱有300多年历史,村民已熟悉掌握红葱种植和育种技术。驻镇工作队与角尾乡政府积极谋划建设“角尾万亩红葱特色产业园”,打造角尾红葱品牌。

驻角尾工作队到红葱产业园解决洗葱台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扶持做强红葱韭菜种植特色产业,积极研究实施洗葱台设施项目。经过数月努力,角尾万亩红葱特色产业园首个配套设施,通过验收并正式启用。

广州市南沙区驻角尾乡工作队队长田万顷告诉记者,目前角尾乡红葱产业累计投入南沙区自筹资金180万元,建设完善洗葱台、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带动角尾乡521户种植红葱,种植面积6700余亩,年产值约1亿元,种植户人均年增收入2万余元。

水产养殖是角尾乡另一个特色产业。驻角尾乡工作队采取龙头带动+科技赋能,持续做优水产养殖产业。贴身服务当地牡蛎养殖加工带头企业,帮助解决建设种苗繁育基地与扩大生产加工规模等问题。目前,约40亩的牡蛎繁育基地已确定落地符宅村,将为角尾乡种业振兴再添新品种。

驻角尾乡工作队还积极调动广东海岸生物、广东畅凯等龙头养殖企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带动500多户养殖。发挥广东海洋大学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举办水产养殖学习调研3次、养殖户技能培训2次,开展交流座谈、现场观摩7次,带动养殖户100余人参加。同时带动网笼和浮球作坊、绳缆和打桩作业队、牡蛎分解队、制冰和泡沫箱包装厂、冷链运输等新行业发展。

驻角尾乡工作队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引进扶持乡村振兴帮扶车间4个,带动脱贫户210人就业,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技能培训工程3次,脱贫户20余人参加,吸纳150人次脱贫户参与帮扶项目,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脱贫户26人。

田万顷说:“工作队将持续发力加速推进红葱产业园规模化和示范种植,挖掘角尾乡农牧渔产品的独特卖点,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创新品牌营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驻角尾乡工作队检查养逢村水塔项目施工情况。

发动社会力量兴办民生实事

12月13日,记者在角尾乡采访,经过南沙桥时看到有几位渔民正在整补网具,一位渔民指着南沙桥对记者说:“过去由于没修桥,村民们出海打鱼和养殖,靠划船或走木桥过去,又麻烦又不安全,现在修了这座桥,连汽车都能通过了,还配套修了公路……”

据了解,南沙桥建设前,连接两岸的是一座桥面宽度不足1米、仅容许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的简陋木栈桥。每逢开渔季节,附近10个自然村、数以千计的渔民要经此赴海上捕捞。遇上刮台风和涨潮时海水漫过桥面就无法过去了。

驻角尾乡工作队进驻后,与角尾乡党委政府实地调研,谋划南沙桥的建设,项目取得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入库批复。

2023年4月,驻角尾乡工作队向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后方争取资金395万元支持项目建设,引进广州市政院、中交四航局三公司等优质设计、建筑公司参与建设。

2023年7月,南沙桥项目正式动工,粤盐集团徐闻盐场公司主动提供项目施工通道和临时用地,沿线村民纷纷自发带着锄头、镰刀协助清障,无偿出让土地。通过苦干几个月,建好了这座民心桥。

南沙桥桥梁总长度45米、宽度8米,采用双车道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15公里,设计使用年限50年,同步启用的还有桥梁两侧衔接道路工程,宽度6米、总长度约800米。如今,修通的大桥解决了10个自然村近万群众出海难问题,打通出海“致富路”。

田万顷告诉记者:“在修好南沙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修建桥梁两侧衔接道路工程。”

据了解,今年工作队协助乡政府统筹安排2024年驻镇帮扶项目资金共5661.3万元,重点投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全年实施帮扶项目数88个,涵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底化、饮水工程、垃圾收运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各个方面。至此,工作队实际完成帮扶项目27个,其中人居环境整治17个,道路硬底化4.5公里,自来水管道改造6公里,卫生院公共停车场600平方米,招商引资策划服务项目1个,其余帮扶项目正在抓紧推进中。

工作队还努力引入南沙区2名优秀教师到角尾中小学,全方位融入式支教。积极争取“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捐款34万元,为角尾中学、北注小学捐赠教学电脑41台、课桌椅100套、教学多媒体平台3台等教学设施。到潭鳌小学、北注小学专题调研10余次,安排自筹资金37万余元建设潭鳌小学公厕,申请“微项目”19.8万元用于北注小学教室和外墙改造提升。申请慈善资金8万元,为乡卫生院捐赠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慰问困难群众431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和物资52544元。

让美丽的南街村在湛江村晚精彩呈现

驻角尾乡工作队进驻以来,积极挖掘当地资源,壮大旅游优势产业,以南极村为品牌,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驻角尾乡工作队到南极村民宿了解经营状况。

角尾乡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临海,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中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琼州海峡与北部湾交汇形成的“合水线”、解放海南岛首渡指挥部、独特珊瑚建筑、盐乡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地文旅资源禀赋,重点打造“南极村”AAA旅游景区,放坡村已经成为广东乡村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为了营造良好的文旅环境,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配合对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在放坡村开展主要道路升级改造和环村道路工程,逐步实施巷道硬底化,提升了旅游交通配套条件。积极推进农村绿化亮化,提升乡村风貌。今年以来,工作队开展植树活动,共建生态美好家园;参与评选“美丽庭院”活动,以“小家美”促“乡村美”;修复潭鳌村、放坡村和南岭村因台风损坏的路灯15盏,重新点亮乡村幸福路。放坡村沿海等路段拓宽工程完工后,将对剩下的93盏路灯进行修复;协调后方单位捐资4.2万元,改造提升南岭自然村应急值班室,购买三防应急器材417件,提高村级三防应急能力。

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协调后方资金3.9万元捐建南岭村“悦读角”,建设村民书屋1处。配合乡政府实施“520”集体婚礼、“七夕”诗歌主题晚会两场文化活动,打造南极村专属IP,充分展示角尾乡独特的浪漫爱情文化,点亮角尾乡文化旅游名片。

驻角尾乡工作队还协调 “中国大陆最南端”“合水线”“IP北纬20°13'14'”“解放海南”等文旅资源开发推广,投入自筹资金30万元推动沙滩垃圾清理项目,美化景区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开展灯楼角景区应急单元培训学习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借力广东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工程等,联合多方力量,举办“一村一巾帼”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开办徐闻南极村管家服务(旅游、民宿)培训班,为民宿、饭店从业人员提供技能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人才驿站作用,打造民宿产业链党建联盟,培养汇聚民宿、文创等相关人才。

目前,角尾乡民宿、宾馆数量达92家,同比增长35%,带动相关行业400余人就业,全乡接待游客约70万人,旅游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7.9%。

田万顷表示:“湛江村晚是展示才艺的大舞台,更是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希望呈现更多乡村振兴的元素,让老百姓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分享创业致富经验。期待今年湛江村晚看到乡村振兴的成果,吸引更多的力量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

田万顷说:“我们期待美丽的南极村在今年的湛江村晚的舞台上精彩呈现,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南极村,我们热情欢迎各地的朋友来观光旅游。”


作者:图/文 记者简陈明 特约通讯员谭总 通讯员凌方兴
编辑:徐卫民
值班主任:黄梦秋
值班编委:梁华

广州市南沙区驻徐闻县角尾乡工作队紧紧依靠后方资源和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精准帮扶,积极主动谋事干事,推进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教育卫生和消费帮扶,全力发展南极村民宿文旅、红葱种植、生蚝养殖等产业,加强基层治理,创建国家卫生镇……

2024年徐闻县角尾乡许家寮村入选广东省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获评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角尾乡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放坡村和灯楼角分别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驻角尾乡工作队进驻后,将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深度挖掘产业资源,因势利导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角尾乡北注村种植红葱有300多年历史,村民已熟悉掌握红葱种植和育种技术。驻镇工作队与角尾乡政府积极谋划建设“角尾万亩红葱特色产业园”,打造角尾红葱品牌。

驻角尾工作队到红葱产业园解决洗葱台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扶持做强红葱韭菜种植特色产业,积极研究实施洗葱台设施项目。经过数月努力,角尾万亩红葱特色产业园首个配套设施,通过验收并正式启用。

广州市南沙区驻角尾乡工作队队长田万顷告诉记者,目前角尾乡红葱产业累计投入南沙区自筹资金180万元,建设完善洗葱台、综合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带动角尾乡521户种植红葱,种植面积6700余亩,年产值约1亿元,种植户人均年增收入2万余元。

水产养殖是角尾乡另一个特色产业。驻角尾乡工作队采取龙头带动+科技赋能,持续做优水产养殖产业。贴身服务当地牡蛎养殖加工带头企业,帮助解决建设种苗繁育基地与扩大生产加工规模等问题。目前,约40亩的牡蛎繁育基地已确定落地符宅村,将为角尾乡种业振兴再添新品种。

驻角尾乡工作队还积极调动广东海岸生物、广东畅凯等龙头养殖企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带动500多户养殖。发挥广东海洋大学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举办水产养殖学习调研3次、养殖户技能培训2次,开展交流座谈、现场观摩7次,带动养殖户100余人参加。同时带动网笼和浮球作坊、绳缆和打桩作业队、牡蛎分解队、制冰和泡沫箱包装厂、冷链运输等新行业发展。

驻角尾乡工作队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引进扶持乡村振兴帮扶车间4个,带动脱贫户210人就业,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技能培训工程3次,脱贫户20余人参加,吸纳150人次脱贫户参与帮扶项目,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脱贫户26人。

田万顷说:“工作队将持续发力加速推进红葱产业园规模化和示范种植,挖掘角尾乡农牧渔产品的独特卖点,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创新品牌营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驻角尾乡工作队检查养逢村水塔项目施工情况。

发动社会力量兴办民生实事

12月13日,记者在角尾乡采访,经过南沙桥时看到有几位渔民正在整补网具,一位渔民指着南沙桥对记者说:“过去由于没修桥,村民们出海打鱼和养殖,靠划船或走木桥过去,又麻烦又不安全,现在修了这座桥,连汽车都能通过了,还配套修了公路……”

据了解,南沙桥建设前,连接两岸的是一座桥面宽度不足1米、仅容许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的简陋木栈桥。每逢开渔季节,附近10个自然村、数以千计的渔民要经此赴海上捕捞。遇上刮台风和涨潮时海水漫过桥面就无法过去了。

驻角尾乡工作队进驻后,与角尾乡党委政府实地调研,谋划南沙桥的建设,项目取得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入库批复。

2023年4月,驻角尾乡工作队向广州市南沙区政府后方争取资金395万元支持项目建设,引进广州市政院、中交四航局三公司等优质设计、建筑公司参与建设。

2023年7月,南沙桥项目正式动工,粤盐集团徐闻盐场公司主动提供项目施工通道和临时用地,沿线村民纷纷自发带着锄头、镰刀协助清障,无偿出让土地。通过苦干几个月,建好了这座民心桥。

南沙桥桥梁总长度45米、宽度8米,采用双车道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15公里,设计使用年限50年,同步启用的还有桥梁两侧衔接道路工程,宽度6米、总长度约800米。如今,修通的大桥解决了10个自然村近万群众出海难问题,打通出海“致富路”。

田万顷告诉记者:“在修好南沙桥的基础上,今年继续修建桥梁两侧衔接道路工程。”

据了解,今年工作队协助乡政府统筹安排2024年驻镇帮扶项目资金共5661.3万元,重点投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全年实施帮扶项目数88个,涵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底化、饮水工程、垃圾收运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各个方面。至此,工作队实际完成帮扶项目27个,其中人居环境整治17个,道路硬底化4.5公里,自来水管道改造6公里,卫生院公共停车场600平方米,招商引资策划服务项目1个,其余帮扶项目正在抓紧推进中。

工作队还努力引入南沙区2名优秀教师到角尾中小学,全方位融入式支教。积极争取“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捐款34万元,为角尾中学、北注小学捐赠教学电脑41台、课桌椅100套、教学多媒体平台3台等教学设施。到潭鳌小学、北注小学专题调研10余次,安排自筹资金37万余元建设潭鳌小学公厕,申请“微项目”19.8万元用于北注小学教室和外墙改造提升。申请慈善资金8万元,为乡卫生院捐赠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慰问困难群众431人次,累计发放慰问金和物资52544元。

让美丽的南街村在湛江村晚精彩呈现

驻角尾乡工作队进驻以来,积极挖掘当地资源,壮大旅游优势产业,以南极村为品牌,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驻角尾乡工作队到南极村民宿了解经营状况。

角尾乡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临海,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中国大陆最南端灯楼角、琼州海峡与北部湾交汇形成的“合水线”、解放海南岛首渡指挥部、独特珊瑚建筑、盐乡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地文旅资源禀赋,重点打造“南极村”AAA旅游景区,放坡村已经成为广东乡村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为了营造良好的文旅环境,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配合对接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在放坡村开展主要道路升级改造和环村道路工程,逐步实施巷道硬底化,提升了旅游交通配套条件。积极推进农村绿化亮化,提升乡村风貌。今年以来,工作队开展植树活动,共建生态美好家园;参与评选“美丽庭院”活动,以“小家美”促“乡村美”;修复潭鳌村、放坡村和南岭村因台风损坏的路灯15盏,重新点亮乡村幸福路。放坡村沿海等路段拓宽工程完工后,将对剩下的93盏路灯进行修复;协调后方单位捐资4.2万元,改造提升南岭自然村应急值班室,购买三防应急器材417件,提高村级三防应急能力。

驻角尾乡工作队积极协调后方资金3.9万元捐建南岭村“悦读角”,建设村民书屋1处。配合乡政府实施“520”集体婚礼、“七夕”诗歌主题晚会两场文化活动,打造南极村专属IP,充分展示角尾乡独特的浪漫爱情文化,点亮角尾乡文化旅游名片。

驻角尾乡工作队还协调 “中国大陆最南端”“合水线”“IP北纬20°13'14'”“解放海南”等文旅资源开发推广,投入自筹资金30万元推动沙滩垃圾清理项目,美化景区环境,提升游客满意度;开展灯楼角景区应急单元培训学习活动,消除安全隐患。

借力广东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工程等,联合多方力量,举办“一村一巾帼”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开办徐闻南极村管家服务(旅游、民宿)培训班,为民宿、饭店从业人员提供技能知识培训。充分发挥人才驿站作用,打造民宿产业链党建联盟,培养汇聚民宿、文创等相关人才。

目前,角尾乡民宿、宾馆数量达92家,同比增长35%,带动相关行业400余人就业,全乡接待游客约70万人,旅游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长7.9%。

田万顷表示:“湛江村晚是展示才艺的大舞台,更是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窗口,希望呈现更多乡村振兴的元素,让老百姓讲述乡村振兴的故事,分享创业致富经验。期待今年湛江村晚看到乡村振兴的成果,吸引更多的力量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

田万顷说:“我们期待美丽的南极村在今年的湛江村晚的舞台上精彩呈现,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南极村,我们热情欢迎各地的朋友来观光旅游。”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