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明阳巴斯夫徐闻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各媒体单位代表踊跃提问,围绕湛江市“电网建设、能源领域投资情况、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提问。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充分阐述新能源项目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作用。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吴智恒 摄
多方面着手完善电网建设
随着新能源项目的落地建设,湛江市新能源接入需求将不断增加,湛江市应如何完善电网建设?
市发改局副局长岑丹红表示,近年来,湛江市着重从主网架结构、智能调度、农村电网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提高供电服务效能,全力满足项目和民生用电需求,助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持续优化电网主网架结构。加快推进500千伏徐闻东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湛江市南部地区绿色能源送出能力。全力争取湛江第6座500千伏输变电及其 220千伏配套线路工程纳规,增强对中心城区发展的电力支撑。加快一批重点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湛江重大项目用电支撑。另一方面,加强电网智能化调度。做好电网规划布局谋划工作,统筹推进电网项目和电力基础配套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有2个220千伏变电站,进一步补强骨干网架。持续推进调控一体化目标模式建设,加强远方操作可靠性、安全性,实现调度远方程序化操作,完成配网母线自愈功能建设,极大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此外,坚持做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作。近期重点推进470个重过载配变整治及146个严重低电压台区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电满意度。加快推进22个新电气化村48个示范村项目建设,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与招商引资潜力,服务湛江市“百千万工程”建设。
能源领域投资积极增长
近年来湛江市能源领域投资情况如何?
市发改局总经济师黎亦鸿指出,近年来,湛江市在能源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积极增长态势,能源领域多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截至今年底,广东廉江核电项目一期项目将累计完成投资172亿元,完成项目投资计划的44%;中海油乌石23-5油田项目于2024年6月28日投产运营,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万千瓦增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2024年1-11月全市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44亿元,同比增长12.1%,预计全年可超额完成230亿元固投任务。
2025年,湛江市将继续谋划建设一批重大能源项目,积极推动廉江核电扩建工程、京信电厂二期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形成更多投资量、工作量、实物量。同时,湛江市将继续发挥重大能源龙头企业在清洁能源发展、科技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到湛江投资发展,带动化工、钢铁等产业协同发展。
徐闻曲界的风力发电机。记者 李嘉斌 摄
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新能源领域是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湛江市在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成效?
市发改局副局长岑丹红表示,湛江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谋划,多点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一是建立健全绿色转型发展政策体系。制定“1+1+N”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出台全面加强资源节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多领域、全链条配套政策方案。近两年累计出台绿色低碳类重要规划方案超30个,基本实现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的全覆盖。二是加快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乌石油田群开发项目顺利投产,实现伴生产物“零排放”,采用“岸电”模式让油田群用上“清洁电”。广东廉江核电项目在我国核能领域首次开发使用超大型冷却塔,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冷却技术,大幅降低排水余热和海水使用量。推进国电投徐闻海上风电扩容项目建设,加快徐闻东新增海上风电场址前期工程。依规加快成熟纳规的陆上风电项目及列入年度开发计划内的集中式光伏建设,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三是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增效。2023年湛江市超过七成的控排企业配额出现盈余,同比增长36.92%,总盈余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共推动21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成3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湛江市成功申报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四是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全市运营海铁联运班列41条,开行中欧接续班列5条及中老跨境班列1条,2024年1月至11月,累计开行班列554列,完成集装箱重箱量27677标准箱。五是加强节能低碳建筑应用。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新开工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100%,竣工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98.89%。六是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全市大型规模农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率为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34%。七是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节约型机关创建率达70%,广东省绿色学校创建完成率达98.96%,绿色社区创建率达61.76%。八是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成功争取“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5.93亿元,拉动全市各领域设备更新超4265台(套),设备投资超13.14亿元,制修订标准31项,新增回收点200个,带动消费品销售总额约15亿元。
12月17日,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兆瓦增容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记者 刘冀城 摄
大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
湛江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石化产业基地,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可持续发展压力。湛江市在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方面有何经验成效?
市发改局局长郭雄表示,湛江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培育未来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一是提升支柱产业绿色低碳化水平。宝钢湛江钢铁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建成投产,多项关键绿色指标全球领先,实现全流程钢铁废水零排放。宝钢湛江钢铁零碳冶金示范项目列入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成为粤西地区唯一一个入选的示范项目;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期项目建成投产,计划到2025年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中科炼化智能工厂入选“中国智能零碳”项目。
二是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全市造纸、电力、石化、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值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积极构建湛江市绿色制造体系,累计培育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推动湛江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并顺利通过验收,累计推动11家省级以上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三是培育未来绿色低碳产业。湛江市抢抓省赋予的“CCUS产业集群核心起步区”规划定位机遇,利用源汇匹配、近源埋碳等优势条件,积极推进CCUS科研平台建设和产业链孵化、培育。签署《湛江市CCUS技术与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成立湛江市大规模CCUS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联合体,共同推动“岸碳入海”开放式CCUS示范工程落地实施;湛江湾实验室CCUS埋碳增油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突破;国内首个生物质电厂原始烟气微藻固碳示范工程建成;以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有机溶剂的CCUS应用项目、2万吨级CCUS多场景运用示范项目等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