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经开区委开展2024年湛江经开区“交通安全、携手共创”文明交通进校园宣传活动,传递交通安全文化和文明出行理念,吸引了广大学生及家长踊跃参加。(12月24日《湛江日报》)
文明交通进校园的活动在湛江市已形成常态化,经开区的活动其鲜明特色就是,紧密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诸如警官向学生们讲明如何认识道路上常见的交通标志,遵守交通信号灯;过马路时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路上不要追逐打闹,不要中途折返;不能在马路上进行滑旱冰、滑板等危险性游戏,严禁逆向行驶和闯红灯等。这样的宣讲,重视生活中常见却又容易忽视的风险细节,让同学们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增强风险、规则和文明意识,兜牢文明交通安全底线。
交通安全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文明交通不仅是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更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文明交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是校园生活的和谐音符。
文明交通进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交通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平等和互动,着眼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除警官进学校宣讲外,还可举办主题班会、有奖问答、征文比赛等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增加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认知,进而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知,最早都是在父母引导下获得,是从小逐渐积累而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要提高孩子父母交通安全监护水平和风险意识。父母要留心身边孩子的交通安全,监护工作要做细做实,不能有丝毫侥幸和马虎。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示范,当好榜样,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实做到高高兴兴出行、平平安安回家,家长和孩子一同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出行是孩子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最基本的出行要求。安全源于守法,文明始于足下。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是文明交通的必修课、更是营造文明社会的长远之计。
一堂文明交通课,将交通安全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筑牢安全出行基石。一堂文明交通课,通过孩子们之间的知识传递,将交通安全理念传进千家万户,变成可触可感的文明习惯。一堂文明交通课,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把安全文明出行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
湛江是我们共有的家园,爱城市、爱生活,就让我们从文明交通做起,从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做起,让每个人每天带文明上路,携平安回家,用良好的文明涵养,持续擦亮城市的文明底色,绘就亮丽的“流动文明”最美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