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纪录片《雷州青年运河》央视首播 亲历者与专家学者共忆开凿岁月

©原创 2024-12-27 22:18 湛江云媒  

12月26日至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两集纪录片《雷州青年运河》在CCTV-4《国家记忆》栏目播出,讲述了1958年30多万劳动大军,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成功构筑雷州青年运河这一伟大工程的故事。

陈棠(左二)、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兴(左三)以及家人朋友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纪录片。 

26日晚上8时,纪录片《雷州青年运河》如约开播,亲历者陈棠爷爷、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兴以及家人朋友们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观看并回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

随着屏幕上出现鲜明的四个字,纪录片第一集《拦江蓄水》正式开始,纪录片中大量亲历者的口述与留存已久的真实影像,向观众讲述雷州青年运河工程的建设背景、施工过程,以及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与挑战。

陈棠(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观看过程中,纪录片中的黑白画面让陈棠感慨万千,不时抬手指向屏幕上的画面,向观看者讲述当时的情景。他回忆起当年在工地上的日日夜夜,回忆起工人们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坚韧与执着。他激动地说:“那时候,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把运河建好,让家乡人民喝上干净的水,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集《开河济渠》则重点讲述了开挖雷州青年运河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以及建成后的影响和意义。运河灌区的繁荣景象,体现了这一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湛江人民艰苦卓绝、建库开河的精神,在新时代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湛江民众在雷州半岛上开凿出一条生命之河。央视《国家记忆》栏目的编导、记者走进雷州青年运河和鹤地水库拍摄。摄制组沿着运河两岸,深入雷州半岛各地调研拍摄、寻访多位建设运河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拍摄足迹超3000公里。纪录片的播出,不仅让广大观众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更激发了新时代人们继承和发扬运河精神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文/记者黄文朗 图/记者殷翊展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李映霞
值班编委:林小军

12月26日至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两集纪录片《雷州青年运河》在CCTV-4《国家记忆》栏目播出,讲述了1958年30多万劳动大军,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成功构筑雷州青年运河这一伟大工程的故事。

陈棠(左二)、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兴(左三)以及家人朋友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纪录片。 

26日晚上8时,纪录片《雷州青年运河》如约开播,亲历者陈棠爷爷、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兴以及家人朋友们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观看并回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

随着屏幕上出现鲜明的四个字,纪录片第一集《拦江蓄水》正式开始,纪录片中大量亲历者的口述与留存已久的真实影像,向观众讲述雷州青年运河工程的建设背景、施工过程,以及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与挑战。

陈棠(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观看过程中,纪录片中的黑白画面让陈棠感慨万千,不时抬手指向屏幕上的画面,向观看者讲述当时的情景。他回忆起当年在工地上的日日夜夜,回忆起工人们面对重重困难时的坚韧与执着。他激动地说:“那时候,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把运河建好,让家乡人民喝上干净的水,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二集《开河济渠》则重点讲述了开挖雷州青年运河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以及建成后的影响和意义。运河灌区的繁荣景象,体现了这一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湛江人民艰苦卓绝、建库开河的精神,在新时代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湛江民众在雷州半岛上开凿出一条生命之河。央视《国家记忆》栏目的编导、记者走进雷州青年运河和鹤地水库拍摄。摄制组沿着运河两岸,深入雷州半岛各地调研拍摄、寻访多位建设运河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拍摄足迹超3000公里。纪录片的播出,不仅让广大观众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更激发了新时代人们继承和发扬运河精神的信心和决心。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