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现场,选手认真操作。记者 陈广灏 摄
2024年湛江市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大赛举行
提升科学素养 共筑航天梦
2024年12月28日,一场科技素养的盛会“湛江市青少年航天航空模型大赛”,在湛江市第三十二中学举行,充分展现我市青少年动手创新能力。
此次大赛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及团市委联合举办,吸引了来自各县(市、区)70所学校1295支队伍共1338名中小学生参与。
本次比赛设计了筷子机拼装工艺赛、筷子机穿越障碍赛、四轴无人机赛道障碍赛和四轴无人机任务接力赛等四个项目。这些赛项不仅富有挑战性,更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探索的热情与对航模运动的热爱。
比赛现场,选手们一展身手,迅速拼装筷子机,熟练操控无人机穿越重重障碍,完成了一项项任务。他们的精湛技艺与团队协作精神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与喝彩。
在比赛中,五年级学生钟俊茗首次亮相便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他告诉记者,自从在学校航模展演活动中接触到航模后,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参加本次比赛,他刻苦训练,最终在筷子机拼装项目中顺利完成赛程,“这次参加比赛很紧张,很激动,也很开心。学到了很多关于航模的知识,也学会了团队协作。下次我想尝试一下飞行类的比赛项目。”这次经历不仅让钟俊茗学到了更多的航模知识,还激发了他对航天的热爱。他说:“我以后想要亲手制作一台飞机!”
“同学们十分喜欢航天航空模型科创活动,纷纷报名参赛,并为此刻苦训练。”来自湛江市第十四小学的指导老师邵鸿静告诉记者,这是该校第一次以组队的形式参加航模比赛,全校共27名学生参加了比赛。市十四小带队老师陈海生介绍,该校自2024年初组建航模社团以来,便将航模展演等教育形式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并邀请航模专家担任导师,不断提升师生的航模技能与科学素养。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航模运动已逐渐成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科技活动。它不仅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能推动科技教育普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近年来,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及团市委等部门持续推动航模教育走进校园,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未来,湛江市将继续推动科技教育普及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青少年人才。(记者吴文静 通讯员李晓耘)
市二中霞山校区无人机表演。通讯员 黄鹂 摄
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
走进神奇的科技视界
为有效提高学生科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日前,在湛江市第二中学霞山校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节如火如荼地开展。学生们对新科技充满好奇与热情,穿梭于各个展区之间,感受新时代科技的精彩。
在C++语言编程和人工智能实物编程的展台前,学生们被编程世界的魅力深深吸引。他们聆听讲解,积极动手实践,通过一行行代码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科技梦想。这些看似复杂的编程语言,在孩子们的指尖下变得生动有趣,带领他们走进神奇世界。
乐高机器人搭建与乐高编程搭建区域热闹非凡。学生们利用乐高积木和编程技术,搭建一个个形态各异、功能强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任务,还能在学生的操控下各展“神通”。同学们在实践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细胞”展区,学生们制作生物细胞模型,领略到了生命的奥秘与神奇,也更加珍惜和敬畏生命。学校还引导学生们通过历史的视角观察科技的发展,深刻体会到科技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此外,小学数学组精心策划的“数学与科技同行,智慧点亮未来”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科技活动,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智能机器狗的表演引得同学们尖叫连连。机器狗灵活行走、跳跃,甚至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让现场的小记者们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此次科技节,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鼓励他们在数学与科技的广阔天地中尽情地翱翔。(通讯员黄鹂)
市十六小同学动手科创。通讯员供图
湛江市第十六小学:
童心探科技 筑梦向未来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全面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日前湛江市第十六小学举办第九届“和敏”科技节活动,主题为“童心探科技,筑梦向未来”。
在活动中,田若平老师的科学实验团队带着他们的“神奇魔法”,将现场变成了一片探索与发现的海洋。液氮喷雾的神奇,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液氮动力球与液氮火箭的震撼演示,展示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
该校二(1)班的学生与岭南师范学院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携手,共同演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时装秀。由废旧物品精心改造而成的时装,从废弃塑料编织的华丽长裙,到纸箱拼接的炫酷铠甲,每一件作品都闪耀着孩子们对环保理念的独特理解和无限创意。
科技的征程永无止境,该校将以科技节为契机,把科技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 通讯员黄思婷 余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