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儿子应朋友之约去橙乡新会,说是制作陈皮。他知道我喜欢旅游,便在假日开车送我和读小学的孙女孙子一起去。这是我第二次去新会,上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记忆中新会橙是名优水果,味道鲜美,甜中带酸。
我们的汽车沿着高速公路行驶,迎面而来是一片茫茫的深绿橙林。绿荫里拳头大小的橙黄的橙子在微风中若隐若露,娇态诱人,似乎在欢迎客人;阵阵橙香,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拿着胶盘、袋子、剪刀走进果园。树干挺拔,果实披着阳光,一派丰收的景象。我们在摘果地点,选择树龄老、果大皮薄的橙树摘果。我们把一个个橙红、橙黄的果子装进胶盘,倒进袋子。大家背着圆溜溜的橙子,兴致勃勃走出果园,来到加工场。
加工场没有牌子,我本以为这是橙子加工场,后来才知应叫陈皮加工场。它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在这里果肉不被看好,看好的是果皮,用它来制作陈皮。场里几位姑娘分坐在不同位置,都在操作按压机制作陈皮。她们把橙子放在按压机下面,用把手将机具的三把刀张开360度,只见她们用力一按,咔嚓一声,果皮翻展开来,变成一朵漂亮的三瓣白色花瓣,而大圆的肉团则滚了下去。这过程就像魔术师在表演。这里的果肉地位比果皮差远了。茵茵、扬扬和朋友的孩子小洲洲接过三位姑娘的把手,有板有样“咔嚓”起来,场子里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陈皮的“陈”是陈旧、时间久了的意思。陈皮的制作还要经过一些工序。需要晒上三天,让它变软变薄变干,真正成为陈皮。半年后要晒一次,过半年还需再晒一次。陈皮保存得好会越收越陈,越陈越有味道。桔子皮也可以制作陈皮。
橙子好吃,生长在合适的土质、阳光、雨露,这来源于大自然的馈赠;陈皮味道更浓郁,价值更高,有人说它比黄金还贵重。一方水土育一方风物,新会这地方因陈皮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