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湛江村晚选址定为麻章区湖光镇那柳村,让那柳村成为了全城关注的热点。家家户户门前瓜果飘香,红花绿树点缀,乡情乡韵微景观随处可见,村道开阔整洁,走进那柳村,触目所见,皆是美景,翻开那柳村近年的成绩单,省级卫生村、省民主法治村、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更是收获满满。
近年来,那柳村在当地区、镇两级政府指导下,在广州市派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深挖本村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增“颜”升“值”,积极推动产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实现了村庄的美丽蜕变。
颜值提升 乡村焕新颜
走进那柳村,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小洋楼错落有致,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眼前这些花草和微景观都是我们新打造的,不仅美化环境,还为春节和第二届湛江村晚营造了氛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赵四海指着眼前绘着亮眼彩绘的集装箱和小花园向记者介绍,这里原是施工项目员工的临时宿舍,如今经过精心改造,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那柳村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们的帮助下,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与返乡人士支持,自2022年至今累计投入3377 万元 。在建设过程中,那柳村坚持规划引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做到不挖山不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一棵树。村庄内外保护完好的古樟树约 200棵,其中100 年以上挂牌的古树有 13 棵,全村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 70%。
“以前村里的环境可没这么好,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现在好了,村里修了地下排污管网,垃圾有人收,污水也得到了治理,住着舒服多了。”村民陈姨见证了村庄的变化。
如今,那柳村率先完善了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村道硬底化、美化绿化、“四小园”、外立面提升等。全村实现无害化户厕覆盖 100%,建有 4 座无害化公厕,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善,还推进了生活垃圾分类,配备了 4 名保洁员,每日入户收集垃圾分类到集中点定时清运,长效管护机制健全。
产业发展 振兴有活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初到那柳村,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们便发现那柳村富贵竹、白鸽养殖等产业基础好,为推动那柳村产业振兴,工作队员们带领那柳村两委干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为那柳村乡村振兴找寻良方。
富贵竹种植是那柳村的特色产业之一。在富贵竹种植基地,村民们正熟练地将富贵竹编织成盆景。近年来,那柳村鼓励返乡青年成立农民合作社,积极承接麻章镇富贵竹产业种植环节。目前,村内近 40 户农户种植富贵竹,种植面积达 700 多亩,平均亩产值 3 万多元,通过与加工厂合作,采取订单农业模式进行销售。
除了富贵竹,那柳村的白鸽养殖也颇具规模。在韦氏富硒鸽研发基地,自动喂鸽机高效运作,数万只白鸽在鸽舍中争食。那柳村积极打造白鸽养殖 “一村一品” 项目,在相关项目带动下,肉鸽产量常年保持 10000 对左右,平均每天出栏 500 对,形成了 “规模化养殖 + 直供收购方” 体系。此外,村里种植的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也直接供货给星级酒店和定点市场。
为了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推动那柳村与广东海洋大学签署了《“一学院一乡村” 党建共建合作协议》,成立了那柳村 “百千万工程” 服务站。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授课培训和咨询服务,还作为农业专家的新品种试验基地,共同培育高品质农产品。
“我们村通过流转土地,统一规划发展六色田园等特色农业科研项目。依托土地流转,全村 300 多户土地得到充分盘活利用,带动了 100 多人次闲散劳动力就地就业,村集体经济实际年收入达约 60 万元。”那柳村党支部书记许东微告诉记者,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文旅融合 打造打卡点
“那柳村历史悠久,建村近 900 年,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赵四海认为,那柳村的振兴不应止于产业振兴,更应深挖人文底蕴,通过“微改造”,讲好那柳故事,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让那柳村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那柳村有保存完好的文笔塔、古炮楼,仍在使用的南边巷、中巷、后巷古井等历史文化古迹,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那柳村对文笔塔、古炮楼、韦氏宗祠、庙宇、蚝壳墓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保护修复,还收集撰写和有形塑造了“天下第一富”韦士英的故事、牛栏墓传说等村庄文化故事。
同时,那柳村高度盘活土地和海域资源,修建环村振兴大道,吸引返乡人士投资2亿元建设“贰拾叁都”旅游观光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3000 亩,以现代农业、研学拓展、休闲旅游为三大支柱,涵盖富贵竹种植、加工、展示基地,果蔬采摘、生态养殖、研学拓展等核心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目前,人工小岛和附属联通栈道已建设完毕并完成绿化提升,养鸡场、黑山羊养殖场等也已建成,还种植了千余亩优质水果,预计 2025 年投入运营。
每逢节假日,那柳村总能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随着文旅项目的不断推进,那柳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 乡风更文明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那柳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那柳村健全了重大事项经党支部会议审议机制,严格落实 “四议两公开” 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扎实推进 “积分制” 运用,增强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村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做好 “三资” 管理,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强化监管和台账管理。
村里还建成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完成了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 “一约四会” 的修订和挂牌工作,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运行有效。通过民俗特色引领乡村治理,深化群防群治,优化治理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以评比 “星级文明户”“积分制”“美丽庭院”“最美家庭” 为切入点,奖惩结合,对环境较差、整改不力的农户进行通报批评,实行挂牌整改。
如今的那柳村,不仅环境美、产业兴,而且乡风文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成为了美丽宜居、共富宜业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