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气温回升,春意正酣,我们驱车行走在从徐闻县城通往曲界镇“菠萝的海”的S376线上。
“大家看,前方有片芦荟花!”刚过大水桥两头水路段,朋友大声提醒。司机放慢车速,我示意停车。我们下车,走进芦荟地。春天,注定是孕育的时节。春风一路向前,花开千顷。一群人,与春花相遇,是每年注定的缘分。
绵延数百米的芦荟进入盛花期竞相绽放,金灿灿的花海与红土地相映成趣。在芦荟利剑般的叶片的保护下,一朵朵明黄的花朵指向蓝天,就像一个个手心捧着一枝枝黄色的花朵,奉献给天空。此刻的原野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红的是土地,绿的是叶片,黄的自然是花儿。
花儿,就是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花开,是一种燃放。燃放,让生活明亮。把原野里的潮湿、把地底下的阴冷,都翻了个个儿。云来了,雨来了,天黑了,芦荟开了一年又一年。
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想,人要是像它们一样,把俗世的琐碎、烦恼、功利抛开,心无旁鹜、简简单单地生活,那一定是幸福的。
古代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与自然、节气相关的描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与自然、天气、时节有关的诗句,描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让我更感知到古人的情感。
此刻下着毛毛雨,我们行走在芦荟地上,一群农人正在收割芦荟叶,并把它们装成一筐筐。收购芦荟的汽车就停在田头等候。看着忙碌的农人脸上写满丰收的喜悦,我情不自禁地走近他们,和他们攀谈起来。农人最熟悉芦荟的生长习性,他说,芦荟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这片肥沃的红土地最适宜它生长,你看,这些芦荟长得多茁壮!我又百度了一下徐闻引种芦荟的历史,原来,2007年,徐闻就开始引种芦荟,主要种植在下桥、龙塘、海安、南华农场等乡镇和农场,目前种植面积3000多亩,年产量4.5万吨。眼前的芦荟全身是宝,它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医疗保健、食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享有“多用良药”“天然美容师”等美称。《中医药理学》记载,芦荟具有泻热导滞、消疳杀虫、清热凉肝的作用,为泻肝火、消疳积之常用品。芦荟可被用来制作化妆品、保健药品等,芦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
我们漫步在芦荟花金黄的海洋中,看旷野流金,看草长虫飞。一花一世界,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平凡中活出精彩,万物随缘,只要尽力就好。穿透岁月的沧桑,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坦然珍视宁静中的流年,是成长的态度,也是岁月给予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上车吧,别淋湿了身体,小心着凉。”朋友催促上车。我沉迷于芦荟花海,依依不舍地离开。
芦荟花开,原野金黄。我们爱花草,爱的不就是它们的自由奔放、纵情恣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