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以“薯”会友庆丰收 共话遂溪好发展

©原创 2025-03-23 09:05 湛江日报  

满载甘薯的大货车发车各地。

冬种春收,寒耕暖获。眼下正是遂溪冬薯丰收的季节,鲜红饱满的甘薯摆满了田间地垄,空气中弥漫着红土翻松后的清香气息。

与会嘉宾与展商洽谈。

3月22日,甘薯产业众多知名企业、农业专家、全国客商及媒体代表相约遂溪县北坡镇,参加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甘薯文化周活动,以“薯”会友,共庆甘薯丰收,共话遂溪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直播热卖遂溪甘薯。

好“丰”景:

年产百万吨的核心产区

在现场的特色展区,数十道由甘薯制作的菜肴、甜品、小吃等引得客商驻足品尝;广东醒狮、彩扎、北坡游鱼、糖公仔、岭北烧腊制作、香艾制作等遂溪非遗展示琳琅满目;洋青的火龙果、北坡的海红香米、附城的冰糖木瓜等土特产集中亮相……让来客一站式体验“甜美遂溪”。

近年来,遂溪县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厚植特色农业发展优势,耕海牧渔,突出科技赋能、集群发展、强链补链、品牌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在现代农业版图中,遂溪甘薯产业熠熠生辉。202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40多万亩(其中冬种甘薯占比约75%),年产量约100万吨,现有甘薯种植面积及年产量均占全市半数以上,是中国冬薯核心产区。特有的火山土壤、标准化的种植管理及冬种春收错峰上市的模式,让遂溪红薯具有形美、色佳、品优的特点,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等地,遂溪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鲜薯集散地。

该县持续以科技赋能,打造优质薯品。先后制定并实施《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遂溪红薯种植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全面推进甘薯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和成果转化。目前已建成“全省首家脱毒甘薯苗生产基地”,年产脱毒甘薯苗约3亿株。

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优势,遂溪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遂溪番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下六番薯”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火山红薯”获评“2024年度最受大众欢迎的十大广薯”,成为鲜薯市场的领头羊,深受消费者青睐。品牌红薯售价较普通红薯增加1倍以上,精品高端红薯最高售价达36元/斤。

 遂溪农民收获甘薯。

好“钱”景:

土疙瘩种出千万身家

2024年,遂溪甘薯直接产值超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振兴果。“一薯链百业”。在活动现场,当地甘薯企业负责人、外地客商、种植大户与大家分享了“下海”甘薯产业的收获,纷纷为遂溪甘薯“打call”。

“我们已掌握了3个创新品种,带动合作种植达到4万亩,去年营业额达到了130%的增长。火山红薯远销到东南亚、欧美13个国家,这不是奇迹。”佳淳农业负责人、火山红薯品牌创始人宋景标分享了科技赋能传统甘薯产业升级的密钥:

通过光学智能分选系统、AI大模型,将甘薯分为12个品质级别,精准匹配全国客户不同的需求;快速糖化、高温愈合技术,将甘薯糖化率提升了40%,货架期延长到了30天,实现红薯从田间到舌尖,全程无化学、不腐烂、不长芽。

“我自己种了3000多亩甘薯,保守算也能赚个1000万元。”遂溪县河头镇种植户陈晓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报喜。他说,近两年在县政府的强力推介和品牌效应带动下,遂溪甘薯名声在外。从春节前持续到现在,甘薯价格一路飘红,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耕收、运转的繁忙景象,整个产业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甘薯也卖出了历史高价。“遂溪甘薯从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加入这个行业。”

来自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刘利民,从事红薯收购和销售工作16年,在遂溪每年发货量16000吨左右。“遂溪红薯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深吸引了我。这里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种出的红薯个头大、口感甜,深受市场欢迎。”刘利民还说,遂溪的治安环境非常好,让外来收购商能够安心合作。

火山红薯备受青睐。

为十大甘薯产业达人颁奖。

好“前”景:

预计5年内全产业链产值翻番

遂溪甘薯从“薯光”走向“高光”,是遂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遂溪县委书记骆华庆现场邀请更多的企业、有志人士共享遂溪发展机遇,加入遂溪甘薯产业链,实现共赢发展。他表示,遂溪甘薯产业前景广阔,正加力扩规模提质量,用3年时间推动甘薯种植面积达55万亩以上,用3-5年时间推动全产业链产值翻一番。

下一步,该县将强化要素保障,厚植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全面实施遂溪甘薯“强芯工程”,加快推进南繁种业创新园、南方红薯种芯科技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绿色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甘薯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推行“金融+科技+农业”模式,为甘薯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补强产业链条。全力抢占鲜薯销售和精深加工两大战略高地,巩固全国重点鲜薯集散中心的地位,打造甘薯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甘薯预制食品、美容护肤品、饲料、酿酒等多元化发展,实现甘薯价值最大化。立足“长寿之乡”“红色文化”等资源禀赋,引导推动甘薯产业和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深度结合,激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

抓好品牌建设。坚守“品牌就是市场”发展理念,不断壮大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品牌+遂溪红薯”品牌联创落地。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平台,深化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多维度、多渠道开展“甘薯文化周”“甘薯产业论坛”“丰收节”等大型交流活动,不断宣传扩大“遂字号”甘薯品牌影响力。


作者:文/记者 林宇云 见习记者 陈逸卓 图/记者 郎树臣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满载甘薯的大货车发车各地。

冬种春收,寒耕暖获。眼下正是遂溪冬薯丰收的季节,鲜红饱满的甘薯摆满了田间地垄,空气中弥漫着红土翻松后的清香气息。

与会嘉宾与展商洽谈。

3月22日,甘薯产业众多知名企业、农业专家、全国客商及媒体代表相约遂溪县北坡镇,参加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甘薯文化周活动,以“薯”会友,共庆甘薯丰收,共话遂溪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直播热卖遂溪甘薯。

好“丰”景:

年产百万吨的核心产区

在现场的特色展区,数十道由甘薯制作的菜肴、甜品、小吃等引得客商驻足品尝;广东醒狮、彩扎、北坡游鱼、糖公仔、岭北烧腊制作、香艾制作等遂溪非遗展示琳琅满目;洋青的火龙果、北坡的海红香米、附城的冰糖木瓜等土特产集中亮相……让来客一站式体验“甜美遂溪”。

近年来,遂溪县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厚植特色农业发展优势,耕海牧渔,突出科技赋能、集群发展、强链补链、品牌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在现代农业版图中,遂溪甘薯产业熠熠生辉。202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40多万亩(其中冬种甘薯占比约75%),年产量约100万吨,现有甘薯种植面积及年产量均占全市半数以上,是中国冬薯核心产区。特有的火山土壤、标准化的种植管理及冬种春收错峰上市的模式,让遂溪红薯具有形美、色佳、品优的特点,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等地,遂溪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鲜薯集散地。

该县持续以科技赋能,打造优质薯品。先后制定并实施《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遂溪红薯种植技术规程》等标准规范,全面推进甘薯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和成果转化。目前已建成“全省首家脱毒甘薯苗生产基地”,年产脱毒甘薯苗约3亿株。

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优势,遂溪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遂溪番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下六番薯”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火山红薯”获评“2024年度最受大众欢迎的十大广薯”,成为鲜薯市场的领头羊,深受消费者青睐。品牌红薯售价较普通红薯增加1倍以上,精品高端红薯最高售价达36元/斤。

 遂溪农民收获甘薯。

好“钱”景:

土疙瘩种出千万身家

2024年,遂溪甘薯直接产值超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振兴果。“一薯链百业”。在活动现场,当地甘薯企业负责人、外地客商、种植大户与大家分享了“下海”甘薯产业的收获,纷纷为遂溪甘薯“打call”。

“我们已掌握了3个创新品种,带动合作种植达到4万亩,去年营业额达到了130%的增长。火山红薯远销到东南亚、欧美13个国家,这不是奇迹。”佳淳农业负责人、火山红薯品牌创始人宋景标分享了科技赋能传统甘薯产业升级的密钥:

通过光学智能分选系统、AI大模型,将甘薯分为12个品质级别,精准匹配全国客户不同的需求;快速糖化、高温愈合技术,将甘薯糖化率提升了40%,货架期延长到了30天,实现红薯从田间到舌尖,全程无化学、不腐烂、不长芽。

“我自己种了3000多亩甘薯,保守算也能赚个1000万元。”遂溪县河头镇种植户陈晓林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大家报喜。他说,近两年在县政府的强力推介和品牌效应带动下,遂溪甘薯名声在外。从春节前持续到现在,甘薯价格一路飘红,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耕收、运转的繁忙景象,整个产业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甘薯也卖出了历史高价。“遂溪甘薯从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加入这个行业。”

来自河北省雄安新区的刘利民,从事红薯收购和销售工作16年,在遂溪每年发货量16000吨左右。“遂溪红薯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深深吸引了我。这里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种出的红薯个头大、口感甜,深受市场欢迎。”刘利民还说,遂溪的治安环境非常好,让外来收购商能够安心合作。

火山红薯备受青睐。

为十大甘薯产业达人颁奖。

好“前”景:

预计5年内全产业链产值翻番

遂溪甘薯从“薯光”走向“高光”,是遂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遂溪县委书记骆华庆现场邀请更多的企业、有志人士共享遂溪发展机遇,加入遂溪甘薯产业链,实现共赢发展。他表示,遂溪甘薯产业前景广阔,正加力扩规模提质量,用3年时间推动甘薯种植面积达55万亩以上,用3-5年时间推动全产业链产值翻一番。

下一步,该县将强化要素保障,厚植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化产学研科技合作,全面实施遂溪甘薯“强芯工程”,加快推进南繁种业创新园、南方红薯种芯科技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绿色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甘薯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发展。推行“金融+科技+农业”模式,为甘薯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补强产业链条。全力抢占鲜薯销售和精深加工两大战略高地,巩固全国重点鲜薯集散中心的地位,打造甘薯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甘薯预制食品、美容护肤品、饲料、酿酒等多元化发展,实现甘薯价值最大化。立足“长寿之乡”“红色文化”等资源禀赋,引导推动甘薯产业和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深度结合,激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

抓好品牌建设。坚守“品牌就是市场”发展理念,不断壮大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品牌+遂溪红薯”品牌联创落地。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平台,深化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多维度、多渠道开展“甘薯文化周”“甘薯产业论坛”“丰收节”等大型交流活动,不断宣传扩大“遂字号”甘薯品牌影响力。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