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两会期间,生育保障与托育服务成为政协委员履职建言焦点,多位委员提出创新建议,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制度创新破解生育痛点。
推进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提升民生服务效能
生育津贴对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权益、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意义重大。就如何优化生育津贴申领流程,市政协委员刘立创提出“免申即享”改革的建议。
他建议借鉴杭州、深圳等地经验,在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生育医疗费时,医保系统自动获取参保人身份、生育类型、医疗费用等数据,实时传输识别,通过智能计算模块生成津贴金额,医保经办机构核定后直接拨付至社保卡金融账户,实现 “零材料申报、零跑腿办理”。同时,建议将审核周期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参保人可通过 “粤医保” 小程序实时查询进度,让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
陪产假制度改革 构建责任共担育儿支持体系
“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落实陪产假制度还存在不少短板,存在休假时长‘缩水’、收入下降等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需通过政府、用人单位等合力推动陪产假规范落地。”为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年轻父母生育养育的后顾之忧、减轻他们照护婴幼儿的压力,市政协委员庄小建建议要进一步落实男职工陪产假制度。
“多方合力推动陪产假规范落地,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庄小健提出从法律保障、生育保险改革、灵活休假机制三方面推进。强化法律保障,健全产假和陪产假法律法规,加强法律衔接与监管。推动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实现男职工责权相符,通过生育津贴补贴用人单位,变革缴费模式、提高支付能力。探索灵活休假机制,结合岗位需求明确陪产假安排,保障休假期间工资福利与职工权益,推动男性育儿责任从 “政策倡导”向“社会共治”转型。
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庄小健指出,年轻一代面临就业、赡养老人、抚育下一代多重压力,婴幼儿照护问题成为家庭生育的拦路石。他建议进一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全社会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围。
他建议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社区嵌入三维联动完善托育服务网络。一方面加大国家生育政策、普惠托育服务宣传,提升大众认知。同时,政府应出台政策,按托育班规模适当增加教师编制,鼓励幼儿园开设托育班,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他建议发展嵌入式托育服务,由市生育协会牵头整合社区资源,推动优质普惠托育服务进社区,选定符合条件场所举办社区托育服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