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辈子只能忍痛度日,没想到还能重新挺直腰杆走路!”近日,72岁的马老太太在广东医附院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成功接受高难度腰椎滑脱复位手术,术后腰痛和下肢疼痛显著缓解。面对患者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3.3)和复杂病情,在副院长林颢教授带领下,魏劲松教授团队积极应用“骨水泥强化螺钉”技术,突破传统手术禁区,为脊柱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带来新希望。
家住湛江的马老太太饱受腰痛折磨十余年,辗转多家医院诊治,但因为手术难度和风险过大,一直未能手术根治。雪上加霜的是,近一月以来因腰椎滑脱症加重、椎管狭窄压迫到神经,使得马老太太双下肢麻木无力,从客厅走到门口都很困难,最后在家人陪同下,慕名来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魏劲松教授处就诊。
▲术前X光和CT检查:提示脊柱L4和L5椎体滑脱
▲术前MRI检查:提示脊柱L4/5椎管狭窄
办理入院以后,检查过程中又发现新的问题,马老太太的骨质疏松程度远超手术安全阈值(T值-3.3),为手术前景又蒙上一层阴影。一般而言,腰椎滑脱症如果要进行根治手术,需要在椎体上植入椎弓根螺钉进行提拉复位,然而将椎弓根螺钉植入严重骨质疏松椎体犹如“朽木上钉钉”,复位时极易导致螺钉松动拔出,导致手术失败,这也是马老太太被多家医院婉拒的主要原因。
▲患者骨密度结果:T值=-3.3(重度骨质疏松)
面对挑战,魏劲松教授团队果断制定个性化方案——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魏劲松教授亲自操刀,术中通过精准定位向椎弓根内注入医用骨水泥,形成稳固的“水泥鞘”,大幅增强螺钉在疏松骨质中的抓握力,为滑脱椎体复位打造坚实“地基”。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术后影像显示双节段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椎管宽大(神经压迫解除),骨水泥分布均匀,螺钉稳固性显著提升,完全达到了预定目标。
▲术前X光和CT检查:提示脊柱L4和L5椎体滑脱
▲术后X光和CT:滑脱完全复位
术后第三天,马老太太在医护指导下开始康复训练,此前剧烈的腰腿疼痛已基本消失。“现在走路腿不麻了,腰也能挺直了!”家属感慨万分。魏劲松教授介绍,此类患者术后需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但骨水泥螺钉技术已能显著降低螺钉松动、移位风险,为后续康复赢得关键窗口期。
广东医附院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始终聚焦疑难脊柱疾病诊疗,近年来通过微创OSE技术、骨水泥强化螺钉、皮质骨螺钉技术等技术创新,已为数百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成功实施脊柱手术。魏劲松教授提醒:“许多患者因骨质疏松放弃手术,其实技术进步已打破这一困局。”魏劲松教授强调,针对脊柱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结合多学科诊疗制定个体化方案,即使高龄骨质疏松患者也能获得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
林颢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广东医附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骨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湛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湛江市第五届“湛江好医生”,湛江市抗击新冠疫情突出贡献奖。
专业擅长:从事脊柱外科领域,在脊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特别是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脊柱损伤、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等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专攻的技术包括椎间孔镜、脊柱显微内镜、脊柱微创扩张管道、UBE等脊柱新兴微创技术,致力于以最小的创伤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在高位颈椎区、腰骶区、脊柱畸形矫形等复杂脊柱手术方面也有丰富经验。
学术任职: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健康促进与传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湛江市医学会健康促进与医学传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湛江市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湛江市医学会健康促进与医学传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成果:从事脊柱外科、骨质疏松、骨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多年,主要研究工作围绕骨细胞生物学及其分化调控,纳米硒药物及天然植物中筛选活性外泌体在骨生物学机制研究和治疗应用。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课题1项,广东省教改研究项目课题1项及学校“临床+基础”项目;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专业相关SCI收录论文20篇,累计影响因子145.9,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4(Precise Engineering of a Se/Te Nanochaperone for Reinvigorating Cancer Radio-Immunotherapy)。
获得2022年度中国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三等奖1项、广东省医学会广东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湛江市科学技术奖3项和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4部。现已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5名,硕士研究生在读6名,博士研究生在读4名。
出诊时间:每周一全天(门诊大楼四楼416号诊室)
魏劲松
大外科主任,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湛江市骨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脊柱畸形专病中心负责人、外科学系副主任、2017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从事骨科工作三十余年,对骨科各种疑难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自广东医附院在粤西地区率先创建脊柱外科以来,一直从事脊柱外科工作,积累了大量脊柱外科临床经验。曾在美国西部脊柱外科中心、美国圣地亚哥脊柱外科培训基地、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华西医院等地专门学习脊柱外科及微创外科。
专业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后凸畸形、脊柱结核、脊柱感染、脊柱肿瘤、脊柱骨折、颈肩腰腿痛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症、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在粤西地区率先及大量开展了脊柱微创手术,上颈椎手术,脊柱肿瘤椎体全切除及稳定性重建术,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形术,重度胸椎黄韧带骨化等高难度手术。骨科及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术任职:湛江市医学会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院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科普健康促进会脊柱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脊柱脊髓肿瘤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湛江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湛江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科研成果: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外发表SCI论文10篇。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一项,湛江市资助项目一项,另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研究。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周日上午。
门诊地址: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四楼413诊室(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
联系电话:13652855121
陈思圆
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11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骨外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博连读),获取医学博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的骨科及组织工程研究专家裴国献教授(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自获得骨外科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从事骨科工作9年余,对骨科各种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年终考核评选中多次被评选为先进个人。
专业擅长:腰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脊柱创伤,骨质疏松症的诊治。
学术任职:目前任职广东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分会广东省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果:主持并承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启动项目1项,广东医科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卫生厅科技计划课题1项,科研研究方向以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骨质疏松症的干细胞治疗为主。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3篇SCI收录。2017年凭借课题为“阿司匹林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获得湛江市科学进步二等奖。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周五下午 周二全天
门诊地址: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四楼413诊室(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
联系电话:13824842454
王仲伟
广东医附院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科室秘书,中央组织部特派融水支援专家,广东医附院高层次人才,在脊柱外科工作十余年,曾在长征医院,鼓楼医院,新桥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交流学习。
专业擅长:擅长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脊柱肿瘤及胸腰椎骨折的开放及微创治疗,掌握骨科快速康复理念,在疼痛治疗方面成绩突出。
学术任职:中国脊柱三合联盟学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科普健康促进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湛江市医学会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科研成果:在SPINE、MOLECULES AND CELLS等国外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论文15篇,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3项。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周五上午
门诊地址: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楼四楼413诊室(脊柱退变与畸形外科)
联系电话:1831818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