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河边的果实

(外一篇)

2025-06-23 12:01 湛江日报  

福田河极窄,一湾清水托着两岸的树木。蒲桃居多,开白色的带着绒毛的花,以手抚之,柔柔的;偶有几颗洋蒲桃,开粉红的带着绒毛的花,以手抚之,柔柔的。春天的时候,二者以花色区分。夏初,它们以果实区分。蒲桃的果实像一个乒乓球,黄绿色,裹着硬硬的核。据说可以吃,但我从没尝过。吾有一简单判断,所谓水果,市场上应该有售。若否,定有巨大缺陷,轻易别碰。洋蒲桃的果实洋红色,呈梨形或圆锥形,顶部凹陷。夏日南方市场常见,人称“莲雾”,口感清甜,味淡,像雾像云又像风,名称中带一“雾”字,堪为点睛之笔。

还有芒果树。该物过于普通,若无果实点缀,不论给它冠以何名,它都无法理直气壮地反驳。如今,怀揣一堆长到半大的芒果,它似乎有点底气了。那些芒果圆鼓鼓的,简直不像芒果(起码形状上要细长些嘛)。被一根根细绳吊着,青色,青涩。它很决绝,一意向旁边的蒲桃看齐。

荔枝树的枝干黑而粗粝,七扭八歪,与其他树木比起来,它对人类的善意最明显,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人类攀上高处采摘果实。可是果实呢?抬头望,树上的荔枝真小,三五成群,堪比手指肚,绿色,无积极进取之势,阳光揉搓它们身上那一个个小疙瘩,似在鼓励。那边厢却无动于衷,一副恹恹的样子。几天过去,再见时,绿荔枝有的干枯而死,有的掉落地面。

菠萝蜜挂在树干上,本该又长又圆的它们,长成了歪把子状,形容怪异,像是被谁打了一拳,凹进去一块,然后凝固了。其中一个还蒙着一层薄薄的白棉絮。旁边的木棉树笔直地扎向天空,一副不干己事的姿态。它已经把种子甩掉,种子随着棉絮飞向哪里,落在哪里,全是春风的安排。

一个人躺在一棵树的树杈中间,两只手架着手机,保持这一个姿势久久不变。暖风从水边漾上来,经过树林过滤,变成了凉爽的风。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骑着一辆小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鱼贯而过。清清爽爽的脸蛋,干干净净的衣服,在显示他们都是意料之中的果实。

而树上的那些,被定义为不成器的果实。它们知道自己是绿化树,只管在河岸上敲边鼓,不承担为人类提供食物之责。有一些果实是可以吃的,但转头看看其他果实,放荡不羁,汪洋恣肆,也便不再绷着了,跳离了世世代代的规则,向着那一群自由的同伴跑去。

地上尽是果实,在路边,在草丛里,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要么浑身上下都是裂开的缝,要么烂掉了半边,要么被谁踩了一脚,果核滚落,稀稀的黄色汤汁四处流淌。芒果黑灰,上面布满一个个斑点;莲雾扎在一根细小的枯枝上,粉嫩的外皮伤痕累累,我试着将其拔出来,却露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窟窿,赶紧又插上。木瓜瘪瘪的,有皮无肉……清洁工每隔一会儿就要往复一次,把刚刚掉下的果实扫到一起,倒进垃圾箱里。即便如此,他们也收拾不干净。果实什么时候掉下来,没个规律。久而久之,清洁工也懈怠了。

丰收季节已到,就让它们跟着天时运行吧。

深圳二十四桥

石岩湖本一大湖,山间一片浩瀚的水,周围森林环绕,密不透风。其为水源地,游人无法实际接近。站在高处,遥见蓝色翡翠。风吹树摇,翡翠碎裂滚动,渐渐蔓延上岸,不汹涌,却扎实,越过植物,遇坑洼与沟壑,留下深深浅浅的一汪,再挪不走。一个夜晚过后,各类痕迹抹去,草仍绿,树亦高耸。大湖还是大湖,周围多了一个个小湖,阔者几百平方米,窄小不过其三分之一。

此为石岩湖湿地。

不似大湖包罗万象,小湖各有分寸,强调专业性。一湖中矗一小岛,岛上长满蒲棒,如超大绿钎子上穿着超大烤肠,根根射向天空,观感结实,摘下一根来可以当武器揍人。一湖中飘满睡莲,花未开,叶片拥挤叠加,无声胜有声。另一湖,略小,水面亦睡莲,而叶片变小。它们好像精心计算过,多大的湖面配多大的叶片。造物非神奇,是“懂得”。一湖干净无物,倒影着周围的树木,波心繁茂森然,以虚空至全有……

湖与湖间,一条条长廊。廊木上绑着枝条,绿叶与各色花朵抖抖索索。人行其间,触手可及,更可凑近闻香。其中一条长廊,满是禾雀花,乃吾最爱之一。此时是初春,禾雀花尚未开放,眼中仍见一只只豆青色的鲜活小鸟排列其上。我见花,花总在。这些植物绝对没有建筑命长,一年一开,一季一谢。再过些年,若长廊还在,主事者的兴趣可能是炮仗花、簕杜鹃或其他什么什么,一夜之间便可更换。而游人茫然无知,在他者的个人偏好中游荡,同化为自己的小欢喜。

大湖神秘、淡定,甚至显得遥远,非航拍不见真容。小湖非单一拱卫者,再外围,为一巨大地盘,地盘上有小河一条。是一条还是几条,一直没搞清,彼此交叉,首尾相连,蛇头吞蛇尾。再远处便是铁硬的马路,滚滚都市在另一边昼夜运行,商业、生产、钻研,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小河宽不过三五米,不足以呈现时光,岸边一簇一簇的狼尾草和白头芦苇被阳光照耀着,为其抹上一点沧桑。水中偶现成片绿藻,具死水特征。风来,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并非坡度令其动起来,而是风。水一动,又像是活水。河水的内核是流动吗?不,是桥。偌大空间上,道路恣肆,在一片绿草地上闭着眼走,横七竖八,遇到了水,轻轻一跃,身后拉出小桥一个。路的任性,成就了一座座桥。

红色的木质桥,白色的小石桥,均不长,长则二三十米,短则几米。多数平铺,亦有拱桥。二十四座桥均有名:蓝楹桥、缨丹桥、金葵桥、荔香桥、凤凰桥、半莲桥、落杉桥、风铃桥、琴叶桥、石榕桥、压堤桥、锁澜桥、跨虹桥、映波桥、望山桥、掬溪桥、涵芳桥、蝉鸣桥、青螺桥、白鹭桥、百雀桥、彩蝶桥、梭鱼桥(汀步桥)、汇溢桥。

看对称度、组合度、排列式,这些名字一定是经过了仔细推敲。但放在更大的空间上,又定是随意的。为何称百雀不称千雀,叫跨虹不叫拭虹?弱水三千,只能取其一瓢,略去两千九百九十九瓢,不止。推敲仍是随机。而这随机的命名,对桥产生了影响。它会按照名字的指引,安排自己的生活。恰如一个小名叫秤砣的孩子,长大一定结实。

白鹭桥旁,立着几棵落尽叶片的瘦树,枝条根根独立,一只白鹭站在分枝上。夕阳将沉,用手机逆光拍照,镜头中只有黑白二色,如同动画剪影。盯好久,白鹭也不飞走。偶尔在枝头展翅,河水便荡一荡。起名前,白鹭尚在远方;起名后,白鹭听从了神谕,一个接一个到来。桥名与周边事物不一定实打实字字相扣。可以攻其一点,可以无限外延,可以取其意涵,搭边儿即可。蓝楹桥边一定要种一棵蓝楹树吗?多蠢!一个叫蓝楹的女孩子在那里坐一会儿,桥便有了名字。荔香桥无需穿越茂密的荔枝林,此前本地有过荔枝林,后来被砍掉,香味仍在。青螺桥下也不一定要摆几个螺壳,有人在这里吹过小螺,人走了,余音数年不散。那么多的桥,最初的命名,如婴儿命名,冥冥之中被天意点了一下。新兴城市如深圳,一切都在变化中,今是昨非,大拆大建。不要因人而变,再改来改去。这些名字握在一起,坚定地相信世界会更好,游人会给它们祝福,而它们,必将越来越与自己的名字吻合。

清晨的露水在草尖儿上犹豫不定时,有人走过来,踏上桥,露水掉落,仿佛发令枪,桥和桥就开始说话了,彼此传递看到的人和信息。

若干高出地面的小丘陵,分布于湿地桥间。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孩子,站在顶端放风筝。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碎裂了一半的风筝,与天空飘摇的风筝遥遥相望,彼此不说“我就是你”。小女孩儿在丘陵林中奔跑,小裙子一闪一闪,尖叫声不断。一些骑行者带着统一的白帽子,飞快地在红色车道上掠过,别盯着车轮看,旋转得令人晕眩。老年人光着膀子迎面跑来,衣服搭在胳膊上,汗毛被树叶中间渗透下的晨光照得晶莹发亮。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另一个更小的男孩在后座上抱着他的腰,问,哥哥,你吃过XX吗?风把“吃过”后面的字吹得七零八落,无法听清。安在地面上的喷水枪不断转圈,不小心从下面经过,接了一身的水。喷水枪若无其事地转向另一面,这边的人一边整理湿淋淋的头发,一边互相看着对方哈哈笑。

一大一小两个人,坐在望山桥上,大人的腿搭在“山”和“桥”之间,仿佛一个标点符号。小孩儿对着大人不停地说话。那座桥驮着一个家庭,那个家庭给桥注入了血液,令其鲜活。每一个走来的人,每一个三三两两的人群,都会留下一个个身影。他们离开了,身影永久地印在这里,一个一个叠加,就成了一个气场。

江南已有著名的二十四桥,深圳这二十四桥不怕人说山寨吗?在山寨基础上超越,或需付出比原创更多的心血。接纳、借鉴、提升,文化的一体两面。

作者:王国华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莫松萌

福田河极窄,一湾清水托着两岸的树木。蒲桃居多,开白色的带着绒毛的花,以手抚之,柔柔的;偶有几颗洋蒲桃,开粉红的带着绒毛的花,以手抚之,柔柔的。春天的时候,二者以花色区分。夏初,它们以果实区分。蒲桃的果实像一个乒乓球,黄绿色,裹着硬硬的核。据说可以吃,但我从没尝过。吾有一简单判断,所谓水果,市场上应该有售。若否,定有巨大缺陷,轻易别碰。洋蒲桃的果实洋红色,呈梨形或圆锥形,顶部凹陷。夏日南方市场常见,人称“莲雾”,口感清甜,味淡,像雾像云又像风,名称中带一“雾”字,堪为点睛之笔。

还有芒果树。该物过于普通,若无果实点缀,不论给它冠以何名,它都无法理直气壮地反驳。如今,怀揣一堆长到半大的芒果,它似乎有点底气了。那些芒果圆鼓鼓的,简直不像芒果(起码形状上要细长些嘛)。被一根根细绳吊着,青色,青涩。它很决绝,一意向旁边的蒲桃看齐。

荔枝树的枝干黑而粗粝,七扭八歪,与其他树木比起来,它对人类的善意最明显,因为这种姿势有利于人类攀上高处采摘果实。可是果实呢?抬头望,树上的荔枝真小,三五成群,堪比手指肚,绿色,无积极进取之势,阳光揉搓它们身上那一个个小疙瘩,似在鼓励。那边厢却无动于衷,一副恹恹的样子。几天过去,再见时,绿荔枝有的干枯而死,有的掉落地面。

菠萝蜜挂在树干上,本该又长又圆的它们,长成了歪把子状,形容怪异,像是被谁打了一拳,凹进去一块,然后凝固了。其中一个还蒙着一层薄薄的白棉絮。旁边的木棉树笔直地扎向天空,一副不干己事的姿态。它已经把种子甩掉,种子随着棉絮飞向哪里,落在哪里,全是春风的安排。

一个人躺在一棵树的树杈中间,两只手架着手机,保持这一个姿势久久不变。暖风从水边漾上来,经过树林过滤,变成了凉爽的风。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骑着一辆小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鱼贯而过。清清爽爽的脸蛋,干干净净的衣服,在显示他们都是意料之中的果实。

而树上的那些,被定义为不成器的果实。它们知道自己是绿化树,只管在河岸上敲边鼓,不承担为人类提供食物之责。有一些果实是可以吃的,但转头看看其他果实,放荡不羁,汪洋恣肆,也便不再绷着了,跳离了世世代代的规则,向着那一群自由的同伴跑去。

地上尽是果实,在路边,在草丛里,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要么浑身上下都是裂开的缝,要么烂掉了半边,要么被谁踩了一脚,果核滚落,稀稀的黄色汤汁四处流淌。芒果黑灰,上面布满一个个斑点;莲雾扎在一根细小的枯枝上,粉嫩的外皮伤痕累累,我试着将其拔出来,却露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窟窿,赶紧又插上。木瓜瘪瘪的,有皮无肉……清洁工每隔一会儿就要往复一次,把刚刚掉下的果实扫到一起,倒进垃圾箱里。即便如此,他们也收拾不干净。果实什么时候掉下来,没个规律。久而久之,清洁工也懈怠了。

丰收季节已到,就让它们跟着天时运行吧。

深圳二十四桥

石岩湖本一大湖,山间一片浩瀚的水,周围森林环绕,密不透风。其为水源地,游人无法实际接近。站在高处,遥见蓝色翡翠。风吹树摇,翡翠碎裂滚动,渐渐蔓延上岸,不汹涌,却扎实,越过植物,遇坑洼与沟壑,留下深深浅浅的一汪,再挪不走。一个夜晚过后,各类痕迹抹去,草仍绿,树亦高耸。大湖还是大湖,周围多了一个个小湖,阔者几百平方米,窄小不过其三分之一。

此为石岩湖湿地。

不似大湖包罗万象,小湖各有分寸,强调专业性。一湖中矗一小岛,岛上长满蒲棒,如超大绿钎子上穿着超大烤肠,根根射向天空,观感结实,摘下一根来可以当武器揍人。一湖中飘满睡莲,花未开,叶片拥挤叠加,无声胜有声。另一湖,略小,水面亦睡莲,而叶片变小。它们好像精心计算过,多大的湖面配多大的叶片。造物非神奇,是“懂得”。一湖干净无物,倒影着周围的树木,波心繁茂森然,以虚空至全有……

湖与湖间,一条条长廊。廊木上绑着枝条,绿叶与各色花朵抖抖索索。人行其间,触手可及,更可凑近闻香。其中一条长廊,满是禾雀花,乃吾最爱之一。此时是初春,禾雀花尚未开放,眼中仍见一只只豆青色的鲜活小鸟排列其上。我见花,花总在。这些植物绝对没有建筑命长,一年一开,一季一谢。再过些年,若长廊还在,主事者的兴趣可能是炮仗花、簕杜鹃或其他什么什么,一夜之间便可更换。而游人茫然无知,在他者的个人偏好中游荡,同化为自己的小欢喜。

大湖神秘、淡定,甚至显得遥远,非航拍不见真容。小湖非单一拱卫者,再外围,为一巨大地盘,地盘上有小河一条。是一条还是几条,一直没搞清,彼此交叉,首尾相连,蛇头吞蛇尾。再远处便是铁硬的马路,滚滚都市在另一边昼夜运行,商业、生产、钻研,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小河宽不过三五米,不足以呈现时光,岸边一簇一簇的狼尾草和白头芦苇被阳光照耀着,为其抹上一点沧桑。水中偶现成片绿藻,具死水特征。风来,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并非坡度令其动起来,而是风。水一动,又像是活水。河水的内核是流动吗?不,是桥。偌大空间上,道路恣肆,在一片绿草地上闭着眼走,横七竖八,遇到了水,轻轻一跃,身后拉出小桥一个。路的任性,成就了一座座桥。

红色的木质桥,白色的小石桥,均不长,长则二三十米,短则几米。多数平铺,亦有拱桥。二十四座桥均有名:蓝楹桥、缨丹桥、金葵桥、荔香桥、凤凰桥、半莲桥、落杉桥、风铃桥、琴叶桥、石榕桥、压堤桥、锁澜桥、跨虹桥、映波桥、望山桥、掬溪桥、涵芳桥、蝉鸣桥、青螺桥、白鹭桥、百雀桥、彩蝶桥、梭鱼桥(汀步桥)、汇溢桥。

看对称度、组合度、排列式,这些名字一定是经过了仔细推敲。但放在更大的空间上,又定是随意的。为何称百雀不称千雀,叫跨虹不叫拭虹?弱水三千,只能取其一瓢,略去两千九百九十九瓢,不止。推敲仍是随机。而这随机的命名,对桥产生了影响。它会按照名字的指引,安排自己的生活。恰如一个小名叫秤砣的孩子,长大一定结实。

白鹭桥旁,立着几棵落尽叶片的瘦树,枝条根根独立,一只白鹭站在分枝上。夕阳将沉,用手机逆光拍照,镜头中只有黑白二色,如同动画剪影。盯好久,白鹭也不飞走。偶尔在枝头展翅,河水便荡一荡。起名前,白鹭尚在远方;起名后,白鹭听从了神谕,一个接一个到来。桥名与周边事物不一定实打实字字相扣。可以攻其一点,可以无限外延,可以取其意涵,搭边儿即可。蓝楹桥边一定要种一棵蓝楹树吗?多蠢!一个叫蓝楹的女孩子在那里坐一会儿,桥便有了名字。荔香桥无需穿越茂密的荔枝林,此前本地有过荔枝林,后来被砍掉,香味仍在。青螺桥下也不一定要摆几个螺壳,有人在这里吹过小螺,人走了,余音数年不散。那么多的桥,最初的命名,如婴儿命名,冥冥之中被天意点了一下。新兴城市如深圳,一切都在变化中,今是昨非,大拆大建。不要因人而变,再改来改去。这些名字握在一起,坚定地相信世界会更好,游人会给它们祝福,而它们,必将越来越与自己的名字吻合。

清晨的露水在草尖儿上犹豫不定时,有人走过来,踏上桥,露水掉落,仿佛发令枪,桥和桥就开始说话了,彼此传递看到的人和信息。

若干高出地面的小丘陵,分布于湿地桥间。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孩子,站在顶端放风筝。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碎裂了一半的风筝,与天空飘摇的风筝遥遥相望,彼此不说“我就是你”。小女孩儿在丘陵林中奔跑,小裙子一闪一闪,尖叫声不断。一些骑行者带着统一的白帽子,飞快地在红色车道上掠过,别盯着车轮看,旋转得令人晕眩。老年人光着膀子迎面跑来,衣服搭在胳膊上,汗毛被树叶中间渗透下的晨光照得晶莹发亮。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另一个更小的男孩在后座上抱着他的腰,问,哥哥,你吃过XX吗?风把“吃过”后面的字吹得七零八落,无法听清。安在地面上的喷水枪不断转圈,不小心从下面经过,接了一身的水。喷水枪若无其事地转向另一面,这边的人一边整理湿淋淋的头发,一边互相看着对方哈哈笑。

一大一小两个人,坐在望山桥上,大人的腿搭在“山”和“桥”之间,仿佛一个标点符号。小孩儿对着大人不停地说话。那座桥驮着一个家庭,那个家庭给桥注入了血液,令其鲜活。每一个走来的人,每一个三三两两的人群,都会留下一个个身影。他们离开了,身影永久地印在这里,一个一个叠加,就成了一个气场。

江南已有著名的二十四桥,深圳这二十四桥不怕人说山寨吗?在山寨基础上超越,或需付出比原创更多的心血。接纳、借鉴、提升,文化的一体两面。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