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机电学校创办于1975年,是一所公办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级数控技术专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教育实训基地。近年来,学校紧跟产业办专业,打开校门强化校企合作,培育一批批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技能人才。
当前,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迅猛发展。湛江机电学校坚持“紧跟产业办专业”,主动对接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紧扣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学校开设有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修等20 个热门专业,受到学生、家长、企业的欢迎。
“职业院校招生难部分原因是专业没有吸引力,我们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迅速调整专业设置,让家长明白学生所学能满足企业、产业发展需求,看到了希望和盼头。”湛江机电学校党委书记王安贤介绍,该校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近500个招生名额一周就报满,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位也是“一位难求”,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近年来,该校毕业生输送到本地大中型企业和珠三角大型企业,平均就业率接近98%,专业对口率近8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湛江机电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作为是“湛江机电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该校与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开设冠名订单班,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76个,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4 间。校企通过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师资互培互聘等方式共同培养人才,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确保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
“我们学的知识偏向于实用性,理论课我们了解机器怎么运转的,然后经过充分的实践,会对机器更加熟悉。”正在实习的2023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生陈滨迪表示,在学校学习的钣金、喷漆、汽车检查维修等技术能很好满足工作需求。
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获铜奖2人;全国中职学生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 3 人, 三等奖11人;省级技能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共 118 人次。“一些参加省竞赛的学生因表现出色,在赛场就被企业预定,高新聘用。”王安贤表示。
6月25日,湛江机电学校2026届毕业生校外实习“企业与学生双选”活动,共有24家市内及珠三角企业参加。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参加该活动。企业副总经理周波表示,机电学校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机电一体化、平面设计等专业与企业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学生所学知识能快速应用于工作,其在实习期间专业能力、积极性及职业素质获企业高度认可,部分学生已成长为企业生产、技术、行政部门骨干或主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月薪6000-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