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作为“冬病夏治”的传统疗法,三伏贴再次受到市民关注。为让大家科学认识三伏贴,记者专程来到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向专业医生请教相关知识。
在中医理论中,三伏天的“伏”意味着阴气被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此时,人体阳气随自然界阳气一同上升,呈现出气血充盈、经络通畅、腧穴敏感的状态,是扶阳理气的最佳时机。
三伏贴就如同给身体“充电”,通过在特定穴位贴敷由特定中药配伍的温阳药物,药性可循着经络直达病所。这一过程既能驱散体内深藏的伏寒,又能补益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从根本上减少冬季疾病的发作次数,实现“冬病夏治”、阴阳平衡的效果。
三伏贴适用人群广泛,涵盖呼吸、胃肠、妇科、骨科等多类病症患者,如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疾病者,脾胃虚弱引发胃肠不适者,痛经等妇科疾病患者,以及颈肩腰腿痛人群等,疗效显著。
2025年三伏贴贴敷时间为:引伏7月10日,初伏7月20日,中伏7月30日,末伏8月9日,加强伏8月19日,需完成全疗程,效果才佳。
医生提醒,炎症急性期、发热者、孕妇等禁贴三伏贴。大家切勿自行网购三伏贴,容易引发皮肤过敏。贴三伏贴后,避免长时间暴晒、忌剧烈运动。取药后,需等待2小时后再沐浴。贴敷当天忌食“发物”,如牛肉、烧鹅、鸭肉、花生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及虾、蟹等海鲜,以免影响药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