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满载34万吨巴西铁矿的“明商”轮顺利卸载,湛江港立即开展与淡水河谷协定的年内第14-17批次铁矿保税混配服务流程。该批铁矿将按约定标准工序和质量要求,与此前“尤尼森”轮、“艾巴”轮、“明青”轮、“南沙荣耀”轮装载进口的铁矿在保税监管场所内分别完成混配。
霞山海关关员监管进口保税铁矿。
据悉,自湛江港建成40万吨级航道并完成泊位智能化改造以来,以优越港口条件、服务及区位优势,吸引了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集团等“四大矿山”落户,相继拓展铁矿保税混配、现货贸易、保税转口等业务,初步形成华南铁矿石贸易分拨中心和铁矿保税混配分拨中心,并确立淡水河谷混配矿东南亚转口基本港地位,拓展铁矿混配合作空间。
“湛江港正在积极寻求发展契机,深化关企合作推动数智创新,以智增效成绩显著。”湛江港集团散杂货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昶说,以铁矿保税混配业务为例,今年上半年实现铁矿保税进口314.28万吨,同比增长33.4%;完成铁矿保税混配369.88万吨,同比增长19.2%;开展保税铁矿转口贸易72万吨,同比增长108%。
为大力支持能源资源战略储备和重要原材料扩大进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霞山海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深化“智慧商检—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铁矿石)”业务场景应用,实现进口铁矿即靠即卸、边卸边检,平均每船通关时间压缩约10小时、节省物流成本约380万元。
此外,该关还优化铁矿保税混配业务监管,支持多国别、多品位铁矿保税混配及“非单一批次穿插作业”模式,节省作业时间20%以上;提前了解企业生产计划和困难,保障铁矿进出仓审核、接单审单、装船放行等各环节衔接有序,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支持企业拓展转口贸易。
下一步,霞山海关将持续提升口岸运行效率,用好“并行港”物流模式拓展港口发展空间,完善口岸监管设备设施强化监管效能,不断发挥既有优势,激发发展潜能,助推湛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