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发热+关节痛+皮疹!又是这种蚊子“惹的祸”……

2025-07-14 21:44 广东疾控  

随着夏季的来临

各类蚊虫逐渐活跃

蚊虫叮咬不只是带来瘙痒的“红包

更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病


如登革热、疟疾、丝虫病、

基孔肯雅热、黄热病、乙脑、

马脑炎、寨卡病毒病等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基孔肯雅热



这些知识,都要知道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微信图片_20250714095916.jpg


  •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 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基孔肯雅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


  • 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

  • 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

  • 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关节痛常伴随发热症状出现,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预防“2+3”原则




“2个”注意事项



 近期计划出境游人员


出行前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出境前健康体检,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归国和即将回国人员


  •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1~12天,归国人员在入境后12天内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境外旅居史。

  • 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隔离治疗。




“3个”预防妙招



 清积水灭蚊虫


蚊子幼虫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坛、罐、树洞、竹洞等小型积水容器中,消除蚊虫孳生地首要任务是“清积水”,从根源上“灭蚊虫”。


建议定时“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谨记防蚊要点


  • 卧室纱门、纱窗、蚊帐必须装;

  • 蚊香、灭蚊拍、防蚊灯适时备;

  • 房间灭蚊杀虫、卫生死角要处理;

  • 出门长衣长裤、驱蚊手环不可少;

  • 户外树阴、草丛、凉亭等地方少逗留。



 有症状需就医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基孔肯雅热,主要是对症处理,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编辑:王闻闻

随着夏季的来临

各类蚊虫逐渐活跃

蚊虫叮咬不只是带来瘙痒的“红包

更可能传播多种传染病


如登革热、疟疾、丝虫病、

基孔肯雅热、黄热病、乙脑、

马脑炎、寨卡病毒病等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基孔肯雅热



这些知识,都要知道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微信图片_20250714095916.jpg


  • 基孔肯雅热的地理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地理分布相关,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沿岸及岛屿、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区域呈地方性流行。

  • 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基孔肯雅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是1至12天,通常是3至7天。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


  • 主要症状有急起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斑丘疹,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纳差、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畏光,结膜充血或出血症状。

  • 皮疹常见于面部或四肢伸展侧。

  • 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侵犯小关节(如指关节)多见;关节痛常伴随发热症状出现,可持续数天或数月。




预防“2+3”原则




“2个”注意事项



 近期计划出境游人员


出行前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出境前健康体检,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学习相关预防知识,做好防蚊、灭蚊的防护准备。


 归国和即将回国人员


  • 基孔肯雅热潜伏期为1~12天,归国人员在入境后12天内需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境外旅居史。

  • 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隔离治疗。




“3个”预防妙招



 清积水灭蚊虫


蚊子幼虫主要孳生在水培植物瓶、坛、罐、树洞、竹洞等小型积水容器中,消除蚊虫孳生地首要任务是“清积水”,从根源上“灭蚊虫”。


建议定时“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谨记防蚊要点


  • 卧室纱门、纱窗、蚊帐必须装;

  • 蚊香、灭蚊拍、防蚊灯适时备;

  • 房间灭蚊杀虫、卫生死角要处理;

  • 出门长衣长裤、驱蚊手环不可少;

  • 户外树阴、草丛、凉亭等地方少逗留。



 有症状需就医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基孔肯雅热,主要是对症处理,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