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遂溪县洋青镇:

以“百千万”为笔 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原创 2025-07-17 08:38 湛江日报  

遂溪县洋青镇城乡蝶变图景鲜活。

整洁有序的示范街区、升级焕彩的运河碧道、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鲜亮敞亮的农贸市场……日前,记者走进遂溪县洋青镇,由中交广航局承建的“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热潮扑面而来,城乡蝶变的鲜活图景随处可见,一幅“镇域美、产业兴、人民乐”的城乡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雷州青年运河洋青段滨水绿道,火龙果色调步道十分醒目。

锚定“百千万工程”总牵引,洋青镇与中交广航局直面乱搭乱建、设施陈旧等发展痛点,统筹推进16项子工程,从基础设施升级到生态环境改善,从产业融合发展到乡镇风貌提升,以实打实的变化书写县域城乡融合新答卷,为县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洋青美丽圩镇客厅室内外展厅功能丰富。

以攻坚破局之势  筑牢城乡发展根基

记者驱车进入洋青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镇入口处的门户景观——融合本地文化符号的镇标矗立中央,绿地环绕四周,现代美学与乡愁记忆在此巧妙交融,成为亮眼地标。“从设计到施工,我们全程收集本土文化元素,施工团队反复打磨方案才最终定稿。”中交广航局工作人员卢桐杰介绍,这处“入镇第一眼”的蝶变,正是政企双方携手攻坚的生动缩影。

“以前街头乱搭的棚子很多,运河边杂草能遮过人,想找个干净地儿歇脚都难。”居民李叔对往日景象仍记忆犹新。曾几何时,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六乱”问题,连同房屋立面杂乱、公共设施老化等短板,成了制约洋青发展的“绊脚石”。

沿X682县道洋青段前行,“白改黑”工程让坑洼土路变身平整的沥青大道,沿街500余栋建筑统一为浅棕色调,简约店招与新栽绿植相映成趣。农贸市场至洋青桥段改造中,施工方采纳商户“保留临时卸货区”的建议,既保障了道路畅通,又不耽误商户经营。“路好走了,客流也多了,收入跟着涨。”商户林阿姨笑着说。

细节处更见治理温度。农贸市场公厕装上智能感应系统,增设了无障碍通道;生态公园公厕采用环保透水材料,外观与周边绿意浑然一体。“以前公厕又脏又暗,现在干净得像家里卫生间。”居民陈大爷的话道出了大伙的心声。新建的多功能停车场里,70余个车位整齐排列,充电桩随时待命,车主肖先生感慨:“找车位不用绕圈,新能源车还能快充,这改造太贴心!”

从镇标广场到“白改黑”道路,从公厕升级到停车场建设,洋青镇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破解“六乱”难题,用实打实的基建升级筑牢了发展根基。

市民在洋青生态公园散步。

以生态民生为要  提升城乡宜居品质

“以前运河边杂草比人高,现在傍晚来散步,干净整洁,美得很!”居民游先生带着孩子在雷州青年运河洋青段滨水绿道上奔跑,仿木烤漆栏杆与火龙果色调步道相映成趣,1.3公里长的绿道上,太阳能景观灯勾勒出夜色里的温柔轮廓。

这处“网红打卡点”的蝶变,是洋青镇“生态+民生”双提升的生动注脚。“我们重点对运河周边实施系统改造,不仅全面清理了河岸杂灌,还配套增设了楼梯、步道、景观灯及安全护栏。”中交广航局工作人员史洪邦向记者介绍,工程同时特别注重生态与景观的融合,通过修复3万平方米草坪、在护坡栽种大叶油草,既实现了固土护岸的功能,又为河岸增添了自然景致。“以前想找个锻炼的地方都难,现在每天来绿道走两圈,成了生活习惯。”家住附近的陈姨说。

不远处的生态公园里,8500平方米的空间藏着“绣花功夫”:本地乔木与各色花卉错落有致,透水步道串联起健身区与儿童乐园,微地形堆筑和下凹式绿地让雨水自然渗透,雨后空气格外清新。“高考完特意带闺蜜来拍照,落日余晖洒在草坪上,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片荒地?”返乡学生小王满是自豪。陈姨在步道上散步,看着孩子们在游乐设施旁嬉笑:“以前附近没地方锻炼,现在环境好,天天来!”

镇区风貌的蝶变同样动人。500余栋沿街建筑统一修复墙面,浅棕色主色调中融入2500平方米墙面彩绘,本土文化符号与现代美学撞出别样火花。“以前一条街房子新旧不一,现在看着清爽,客人也愿意多逛会儿。”一店老板邓叔笑着说。

从运河碧道的生态修复到生态公园的功能完善,从建筑立面的风貌提升到细节景观的精心雕琢,洋青镇用“高颜值”承载“幸福感”,让城乡品质提升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洋青农贸市场焕然一新。

以共建共治为基  凝聚城乡发展合力

“以前摊位挤成一团,水产区污水横流,现在分区清清楚楚,买菜很舒服!”在焕然一新的洋青农贸市场,摊主冯阿姨麻利地为顾客称重,水灵的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市场,曾因设施陈旧、管理混乱让商户头疼,如今冷链物流设施、检测检疫设备一应俱全,成了居民“菜篮子”里的幸福密码。

步入“美丽圩镇客厅”,室内外展厅功能丰富:历史沿革墙回溯过往,规划展示区展望蓝图,建设成效板块呈现“百千万工程”成果,特色产品展销区里火龙果等农产及加工品琳琅满目。会客厅配套齐全,多功能会议室、洽谈区便于政企合作研讨,户外庭院营造出轻松的交流氛围。这一“展示+体验+交易”平台,既为特色农业品牌推广与产业招商搭建了新载体,更以平台赋能加速“富美洋青”蓝图落地,为城乡融合添活力。

共治共享的合力在洋青镇的每个角落生动彰显:“六乱”治理攻坚中,商户们主动腾退占道摊位,让街巷重归整洁;三线整治行动里,居民自发加入监督队伍,及时劝阻乱拉乱挂行为;主干道与河道沿线加装智能监控设备,“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控网越织越密;长者食堂每日供应普惠性热餐,让老人们吃得暖心、住得安心……

如今的洋青镇,基础设施在提档升级中日趋完善,生态环境在持续治理中愈发优美,群众的笑容在生活改善中更加灿烂,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正愈发清晰地铺展在这片土地上。

“通过打造生态小公园、美丽圩镇会客厅、标准化农贸市场等一系列民生设施,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让镇区整体风貌实现了显著提升,更推动公共服务能级持续跃升,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史洪邦补充道,“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因此实实在在增强,为‘百千万工程’在当地走深走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文/记者杨雅丽 图、视频/记者张锋锋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莫松萌

遂溪县洋青镇城乡蝶变图景鲜活。

整洁有序的示范街区、升级焕彩的运河碧道、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鲜亮敞亮的农贸市场……日前,记者走进遂溪县洋青镇,由中交广航局承建的“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创建热潮扑面而来,城乡蝶变的鲜活图景随处可见,一幅“镇域美、产业兴、人民乐”的城乡融合画卷正徐徐展开。

雷州青年运河洋青段滨水绿道,火龙果色调步道十分醒目。

锚定“百千万工程”总牵引,洋青镇与中交广航局直面乱搭乱建、设施陈旧等发展痛点,统筹推进16项子工程,从基础设施升级到生态环境改善,从产业融合发展到乡镇风貌提升,以实打实的变化书写县域城乡融合新答卷,为县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洋青美丽圩镇客厅室内外展厅功能丰富。

以攻坚破局之势  筑牢城乡发展根基

记者驱车进入洋青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镇入口处的门户景观——融合本地文化符号的镇标矗立中央,绿地环绕四周,现代美学与乡愁记忆在此巧妙交融,成为亮眼地标。“从设计到施工,我们全程收集本土文化元素,施工团队反复打磨方案才最终定稿。”中交广航局工作人员卢桐杰介绍,这处“入镇第一眼”的蝶变,正是政企双方携手攻坚的生动缩影。

“以前街头乱搭的棚子很多,运河边杂草能遮过人,想找个干净地儿歇脚都难。”居民李叔对往日景象仍记忆犹新。曾几何时,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六乱”问题,连同房屋立面杂乱、公共设施老化等短板,成了制约洋青发展的“绊脚石”。

沿X682县道洋青段前行,“白改黑”工程让坑洼土路变身平整的沥青大道,沿街500余栋建筑统一为浅棕色调,简约店招与新栽绿植相映成趣。农贸市场至洋青桥段改造中,施工方采纳商户“保留临时卸货区”的建议,既保障了道路畅通,又不耽误商户经营。“路好走了,客流也多了,收入跟着涨。”商户林阿姨笑着说。

细节处更见治理温度。农贸市场公厕装上智能感应系统,增设了无障碍通道;生态公园公厕采用环保透水材料,外观与周边绿意浑然一体。“以前公厕又脏又暗,现在干净得像家里卫生间。”居民陈大爷的话道出了大伙的心声。新建的多功能停车场里,70余个车位整齐排列,充电桩随时待命,车主肖先生感慨:“找车位不用绕圈,新能源车还能快充,这改造太贴心!”

从镇标广场到“白改黑”道路,从公厕升级到停车场建设,洋青镇以“啃硬骨头”的韧劲破解“六乱”难题,用实打实的基建升级筑牢了发展根基。

市民在洋青生态公园散步。

以生态民生为要  提升城乡宜居品质

“以前运河边杂草比人高,现在傍晚来散步,干净整洁,美得很!”居民游先生带着孩子在雷州青年运河洋青段滨水绿道上奔跑,仿木烤漆栏杆与火龙果色调步道相映成趣,1.3公里长的绿道上,太阳能景观灯勾勒出夜色里的温柔轮廓。

这处“网红打卡点”的蝶变,是洋青镇“生态+民生”双提升的生动注脚。“我们重点对运河周边实施系统改造,不仅全面清理了河岸杂灌,还配套增设了楼梯、步道、景观灯及安全护栏。”中交广航局工作人员史洪邦向记者介绍,工程同时特别注重生态与景观的融合,通过修复3万平方米草坪、在护坡栽种大叶油草,既实现了固土护岸的功能,又为河岸增添了自然景致。“以前想找个锻炼的地方都难,现在每天来绿道走两圈,成了生活习惯。”家住附近的陈姨说。

不远处的生态公园里,8500平方米的空间藏着“绣花功夫”:本地乔木与各色花卉错落有致,透水步道串联起健身区与儿童乐园,微地形堆筑和下凹式绿地让雨水自然渗透,雨后空气格外清新。“高考完特意带闺蜜来拍照,落日余晖洒在草坪上,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片荒地?”返乡学生小王满是自豪。陈姨在步道上散步,看着孩子们在游乐设施旁嬉笑:“以前附近没地方锻炼,现在环境好,天天来!”

镇区风貌的蝶变同样动人。500余栋沿街建筑统一修复墙面,浅棕色主色调中融入2500平方米墙面彩绘,本土文化符号与现代美学撞出别样火花。“以前一条街房子新旧不一,现在看着清爽,客人也愿意多逛会儿。”一店老板邓叔笑着说。

从运河碧道的生态修复到生态公园的功能完善,从建筑立面的风貌提升到细节景观的精心雕琢,洋青镇用“高颜值”承载“幸福感”,让城乡品质提升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洋青农贸市场焕然一新。

以共建共治为基  凝聚城乡发展合力

“以前摊位挤成一团,水产区污水横流,现在分区清清楚楚,买菜很舒服!”在焕然一新的洋青农贸市场,摊主冯阿姨麻利地为顾客称重,水灵的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市场,曾因设施陈旧、管理混乱让商户头疼,如今冷链物流设施、检测检疫设备一应俱全,成了居民“菜篮子”里的幸福密码。

步入“美丽圩镇客厅”,室内外展厅功能丰富:历史沿革墙回溯过往,规划展示区展望蓝图,建设成效板块呈现“百千万工程”成果,特色产品展销区里火龙果等农产及加工品琳琅满目。会客厅配套齐全,多功能会议室、洽谈区便于政企合作研讨,户外庭院营造出轻松的交流氛围。这一“展示+体验+交易”平台,既为特色农业品牌推广与产业招商搭建了新载体,更以平台赋能加速“富美洋青”蓝图落地,为城乡融合添活力。

共治共享的合力在洋青镇的每个角落生动彰显:“六乱”治理攻坚中,商户们主动腾退占道摊位,让街巷重归整洁;三线整治行动里,居民自发加入监督队伍,及时劝阻乱拉乱挂行为;主干道与河道沿线加装智能监控设备,“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控网越织越密;长者食堂每日供应普惠性热餐,让老人们吃得暖心、住得安心……

如今的洋青镇,基础设施在提档升级中日趋完善,生态环境在持续治理中愈发优美,群众的笑容在生活改善中更加灿烂,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正愈发清晰地铺展在这片土地上。

“通过打造生态小公园、美丽圩镇会客厅、标准化农贸市场等一系列民生设施,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让镇区整体风貌实现了显著提升,更推动公共服务能级持续跃升,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史洪邦补充道,“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因此实实在在增强,为‘百千万工程’在当地走深走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