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百千万工程”一线风采:海大学生携东风螺新品系下乡 科技赋能养殖业新动能

2025-07-31 19:53 湛江云媒  

在 “百千万工程” 推动下,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螺地生根” 团队于7月中下旬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在吕文刚教授带领下,携东风螺耐低盐新品系 “海泰 2 号” 深入东海岛后海村、雷州市纪家镇、覃斗镇以及徐闻县前山镇和下洋镇的湛江东风螺五大养殖区,为东风螺养殖产业带来新动能。

东风螺作为南方特色海水贝类,因种质退化、耐低盐能力弱等问题制约发展。吕文刚博士团队自 2018 年起,以国审品种 “海泰 1 号” 为基础,经多代选育形成 “海泰 2 号”。示范数据显示,其在盐度 16-18ppt 时成活率达 75.4%,20-22ppt 时达 86.6%,且有进一步驯化空间,为低盐海域养殖突破瓶颈。

大学生们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讲,详解新品系培育与应用成果,并针对台风向养殖户传授传统品种的防灾及风后应激处理方案。调研显示,徐闻前山镇六花沟村等养殖区规模显著,六花沟村通过东风螺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领队教授吕文刚博士表示,将持续选育抗病、速生品种,推动东风螺成为粤西海洋牧场 “黄金产业”。此次实践以 “产学研用” 加速成果转化,彰显 “百千万工程” 中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效,诠释了青年学子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担当。


作者:文/图/视频 记者骆丽华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周文硕

在 “百千万工程” 推动下,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螺地生根” 团队于7月中下旬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在吕文刚教授带领下,携东风螺耐低盐新品系 “海泰 2 号” 深入东海岛后海村、雷州市纪家镇、覃斗镇以及徐闻县前山镇和下洋镇的湛江东风螺五大养殖区,为东风螺养殖产业带来新动能。

东风螺作为南方特色海水贝类,因种质退化、耐低盐能力弱等问题制约发展。吕文刚博士团队自 2018 年起,以国审品种 “海泰 1 号” 为基础,经多代选育形成 “海泰 2 号”。示范数据显示,其在盐度 16-18ppt 时成活率达 75.4%,20-22ppt 时达 86.6%,且有进一步驯化空间,为低盐海域养殖突破瓶颈。

大学生们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宣讲,详解新品系培育与应用成果,并针对台风向养殖户传授传统品种的防灾及风后应激处理方案。调研显示,徐闻前山镇六花沟村等养殖区规模显著,六花沟村通过东风螺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吸引青年返乡创业。

领队教授吕文刚博士表示,将持续选育抗病、速生品种,推动东风螺成为粤西海洋牧场 “黄金产业”。此次实践以 “产学研用” 加速成果转化,彰显 “百千万工程” 中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效,诠释了青年学子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担当。


相关阅读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