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昨天,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图文并茂发出推文《社会化参与湿地保育实践——湛江营仔红树林保护案例》,点赞该案例“为社会化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范例”。
据悉,为全面展示广东省红树林保护工作成果,发挥优秀案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行业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经验交流,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于2023—2024年面向全省广泛征集红树林保护修复案例。经过多轮专家评审分析,首批12个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创新性的优秀案例脱颖而出,范围涵盖红树林修复、社区共管、司法保护等多方面。这批优秀案例,不仅将为我省红树林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也为社会护林贡献了一批可复制的宝贵经验。湛江营仔红树林保护案例为全省首批12个优秀案例之一。
14日的推文中写道:针对湛江廉江营仔镇下洋片区红树林面临的鱼藤蔓延、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青山计划,于2024年实施湛江营仔红树林湿地保护项目。通过政府主导、社会组织执行、科研院所评估、公众参与的协作机制,实现鱼藤的有效清除,并补植大量乡土红树,吸引众多相关人士参与管护,并通过媒体的宣传,为社会化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治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