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廉江连片的果园与田垄间,时常能看到一个干练的身影:她既能为果树修枝剪叶,又能用流利英语对接海外订单。这位“文武双全”的“90后”,正是橙乡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麦丹。从放弃都市高薪返乡,到带领家乡农产品“出海”,她用十余年时间,在廉江的土地上浇灌出农业发展的“丰收之花”。

职场精英变身“新农人”
“曾经以为,学商务英语的出路,就是在大城市的写字楼里做国际贸易。”麦丹笑着回忆起毕业初期的生活。凭借出色的双语沟通能力,她在校时就频繁亮相广交会,毕业后很快拿到万元月薪,成为同学眼中妥妥的“职场赢家”。
但在2015年,一场家庭变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为照料生病的母亲,麦丹毅然辞去东莞外贸工作回廉江创业。看着家乡优质红橙“藏在深闺人未识”,她立志“让更多人尝到廉江的甜”。
创业初期,麦丹充分发挥自己的销售优势,以轻资产模式做起农产品贸易,很快打开了本地及周边市场。但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一个问题逐渐凸显:“单纯做‘中间商’,品质和价格都受限于上游。”于是,她下定决心转型——从“卖水果”到“种卖水果”,自主掌控种植环节。

可转型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因急于扩大规模,第一年试种的贝贝南瓜就因管理不当亏损超百万元;部分流转的土地土壤条件不佳,不适合经济作物生长;加上农业种植回报周期长,资金周转一度承压。“那时候压力确实大,但公司已经拉起了团队、有了客户基础,只能咬牙扛住。”麦丹带着团队一头扎进田间,跟着农技专家学技术,一点点改良土壤、优化种植方案,慢慢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全链布局到三产融合
历经数年摸索,麦丹的农业版图逐渐清晰。她带领团队耗时三年攻克燕窝果种植技术,同时培育出鲜食味甜的水果牛奶玉米,还主动联动周边农户,通过“技术帮扶+订单保障”的模式推广种植。为避免“丰收不增收”,她提前两年布局销售渠道,整合社群团购资源,搭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供销配”一体化体系。
如今,公司已在廉江等地建成2000多亩种植基地,核心团队达30余人,每年能带动2200户农户稳定就业。
在销售端,麦丹始终保持着“敢闯敢试”的劲头。近几年,她推动超千吨荔枝、廉江红橙远销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国家,让“廉江味道”走向海外;面对直播电商热潮,她又上阵带货,用生动的田间场景直播,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市场永远不缺机会,每一次尝试,都是在为农产品找新出路。”这是麦丹多年来坚守的经营理念。

谈及未来,麦丹有着更长远的规划:“销售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肯定会继续做强,但农业的潜力不止于此,我们要朝着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向走。”她透露,下一步将打造定制式家庭农业项目,邀请周边城市的家庭走进农场,体验播种、采摘的乐趣;同时,把项目打造成农业人才交流平台,吸引更多懂技术、懂市场的年轻人加入,为廉江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如今,麦丹已当选廉江市人大代表,先后斩获全国农村电商优秀案例、广东农产品品牌红荔奖、“广东省先进女职工”等荣誉。但在她看来,这些都不及看到农户丰收时的笑容有意义。“农业是个‘慢功夫’,但只要肯付出,土地就不会辜负你。”这位90后新农人,正用自己的实干与坚持,让“中国红橙之乡”的招牌愈发闪亮。
(来源:廉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