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这么多树挺可惜的,我们尽一点微薄之力是应该的。建好村里的营地,也是建好我们自己的营地!”在湛江经开区东山街道西坑村救灾复产现场,来自吉林的71岁房车游客刘先生一边和当地村民合力扶起倒地的树木,一边连连说“应该的”。
强台风“麦德姆”过境后,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西坑村满目疮痍。抗日革命老区学校旧址的瓦片移位、房屋漏水,西坑中心小学校园里几人合抱的桃花芯木被拦腰折断,村中三四十亩甘蔗几乎全伏倒在地,村道旁一百多棵风景树倒伏,小部分路灯被吹折……
村民在心痛之余,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迅速打响灾后复产攻坚战,以最快速度清理“灾痕”。大家自发携带锯子、砍刀、手推车等工具集结,组成临时救灾小队。西坑村是东海有名的“工程村”“水泥匠村”。家里有挖掘机等机械的,自发开来了;家里有小木桩的村民,运来了木桩。有的爬上断树切割粗壮枝干,有的喊着号子合力抬走倒伏树干,有的用车子运走断枝,有的以肩膀为支撑扶起倒地的树木,有的细致清理散落枝叶……没有人喊一声累,只为了快一点、再快一点扶起树木,清通道路,重现家园的昔日之美。
“昨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我一直在砍树、扶树、抬树,饿了就吃八宝粥。”全身被汗水湿透的陈伯,已连续奋战了2天,虽然疲惫不已,但还是继续坚持。
“这些菠萝蜜树陪着村里几代人长大,结的果子又好吃,若能抢救,就算累点也要把能救的树扶起来。”村民陈爷爷抹着额头的汗水,手里的锯子却始终没停。
村民的这份行动力感染了外来游客。西坑村的房车营地,每年都吸引了很多房车客人。虽然才刚进入10月,早已有房车客人前来。今年63岁的闫先生来自新疆,已是第3年携家人来西坑村了,10月2日就自驾到达村里,打算到明年3月底再回老家。“刚来就遇上台风,村干部安排我们入室居住,台风天我们没有损失,但村里损失不少。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大家一起干,村子能早点恢复原样。”房车营地自驾游的游客,看到灾情后主动卷起衣袖,加入救灾复产队伍。他们和村民一起,同心同向,使用工具、搬运树枝、清扫村道。
截至目前,西坑村主干道障碍已基本清除,倒伏树木分类处理、受损设施排查等工作正有序推进。这场干群游客同心的救灾行动,不仅让村庄灾后复产跑出“加速度”,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乡村的凝聚力与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