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六幼儿园,老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进餐。
“您好,今天的番茄炒蛋酸甜刚好,能不能多加点蔬菜呀?”日前,在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食堂里,初三(26)班的张文译放下筷子,直接向对面陪餐的常务副校长洪小湖提建议。洪小湖微笑点点头。共同陪餐的教学处副主任詹艳福老师及时在学校的内部系统里写下“增加每日蔬菜品类,如清炒时蔬、蒜蓉西兰花”,随后招手叫来食堂管理员:“请及时调整菜谱,咱们按孩子的需求来。”
在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学生们在用餐。
这样充满温度的互动,在湛江的中小学、幼儿园已成常态。2025年作为校园食品安全深化提质的关键年,湛江市以“陪餐制度”为核心抓手,串联起制度规范、多方参与、智慧监管与营养保障,从市教育局的统筹到学校的落实,从校长陪餐到家长监督,构建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走进湛江的校园食堂,记者看到“同餐同菜同价”的平等、“明厨亮灶”的透明、“有诉必应”的贴心,让每一份校园餐都成为“安全餐”“暖心餐”。
家委们陪餐。
陪餐不是“搭伙吃饭”,是带着责任“找茬”
“陪餐是带着责任‘找茬’——食材新不新鲜、饭菜温不温、孩子满不满意,都得查、得问、得改。”在湛江市实验小学的食堂走廊,学校书记李伟指着墙上悬挂的《书记校长陪餐制度》,一字一句地解释。这份制度里,不仅明确“每日1名校级领导或中层干部陪餐”,更细化了“餐前查食材、餐中听意见、餐后督整改”的全流程,甚至要求陪餐人员手写日志,次日由总务处核查整改结果。
在湛江市第六幼儿园体现得非常细致。该园的《行政领导陪餐制度》里,甚至明确了“时间节点”:每学期第一周,园长必须走遍18个班级陪餐;陪餐行政人员需提前20分钟到岗,按“一看(食材外观)、二闻(有无异味)、三尝(口味温度)”流程检查;若陪餐行政人员临时无法到岗,必须提前2小时向分管副园长报备,确保“陪餐不缺位”。
“作为咱们班的家委代表来学校参加第五届家委会会议。午点杯子蛋糕,还没吃就已经闻到香香的鸡蛋味,蛋糕松松软软,用料十足。”9月16日,参加了幼儿园家长陪餐活动的湛江市第六幼儿园大四班周卓恒的妈妈频频点赞,“咱们六幼今天的酱油鸡,蚝油生菜,番茄土豆肉片汤,口味与营养搭配都很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求,小朋友们都吃得津津有味,老师们耐心地陪伴孩子们用餐,用餐期间老师们不时地帮有需要的孩子们添加饭菜,也提醒孩子们用餐要保持安静,形成良好的习惯。饭饱菜足后的小朋友们一脸满足。在这里给幼儿园和老师们点个大大的赞!”
据了解,今年初市教育局印发《湛江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明确“校长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总监统筹、食品安全员执行”的“三类人”责任清单,并将陪餐制度纳入学校考核“一票否决”项。目前,全市1939所供餐学校已实现“陪餐制度100%全覆盖”,开学首日校长陪餐率达100%,相关经验还在全省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作了交流。
寸金培才学校,安全员、家委正在检查后厨。
校领导家委学生“围坐一桌” 家长监督延伸到“后厨”
“今天的陪餐家长是李康金妈妈和国观宝爸爸,请两位到登记处核对身份,随后观摩食材验收。”9月15日中午,寸金培才学校食堂入口的广播响起,两位家长跟着学校食品安全总监走进食材仓库——货架上,大米、食用油的包装上贴着“供应商资质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看到检测报告。“以前总好奇孩子吃的菜从哪来,现在一看全明白了。”陪餐家长国观宝拿起一袋青菜,翻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
这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家长代表”的三方陪餐体系,如今已在湛江全市推广。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领导侧重统筹,中层干部盯细节,家长代表带‘校外视角’,三方协同形成‘管理-监督-反馈’闭环。”以雷州市为例,今年3月,当地四套班子领导走进驻点镇街学校食堂陪餐,既查食材质量,也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吃得更好!”
在湛江市第六幼儿园,家长的监督还延伸到了“后厨”。该园实行“家长膳食委员会月查厨房”制度,每月1次,家长代表可穿好防护服,全程观摩蔬菜清洗、肉类切配、食品制作。家长周婷婷介绍说,陪餐后提了“希望水果多样化”的建议,一周后幼儿园就新增了多样水果,“孩子回家说‘幼儿园的水果变好吃了’,我的意见被听进去了!”
学生的“声音”,是陪餐监督的核心。在湛江市实验小学,陪餐老师会随身携带《学生意见本》,专门记录孩子们的想法。学校李伟书记笑言,现在学生们都知道“找陪餐老师提建议管用”,有时还会主动拉着老师看自己的餐盘:“你看,今天的饭菜我吃完了!”
遂溪县教育信息中心的实时监控。
互联网+明厨亮灶 让安全“看得见管得严”
“叮!检测到后厨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工作帽,已自动抓拍并发送预警。”在湛江市教育局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指着大屏幕上的画面介绍:“这个红色预警,会同步推送给学校食品安全员和教育局督导员,要求1小时内反馈整改情况。”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牵头协调市场监管局,推动全市1939所有食堂的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100%接入市级智慧监管平台,新增的AI智能抓拍功能,可自动识别“未戴帽、抽烟、食材混放”等12类违规操作。“以前靠人工巡查,一个县区的工作人员一天最多查5所学校,现在AI执行24小时值守,能同时监控200多所学校,效率大幅提升。”据介绍,截至11月,平台已自动识别违规操作432次,整改率达100%。
这样的“智慧守护”,在学校也随处可见。在寸金培才学校,食堂新安装的摄像头正对着陪餐区,领导每日配餐的场景,点开视频系统就能看到。在湛江市实验小学的食堂,墙角的摄像头正对着后厨操作区,家长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明厨亮灶”板块,就能实时看到蔬菜清洗、菜品烹饪的全过程。更贴心的是,市教育局正在推进的“膳食经费智慧监管平台”,将分批上线。该平台不仅能让家长查看食材采购明细、经费收支情况,还能自动比对食材价格与市场行情,杜绝“高价采购”。该平台上线后将进一步让校园餐“花钱透明、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