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台风过境后的湛江终于迎来久违的阳光。杨海泉携家人专程来到遂溪县洋青镇人民政府,手中捧着一面印着“迎风逆行抵抗灾情 临危不惧只为人民”的锦旗,郑重地送到党员干部手中,还附上了一封亲笔书写的感谢信。这温暖的一幕,被10月12日的《湛江日报》记录下来。
杨海泉一家捧着锦旗走进洋青镇政府的身影,成了灾后湛江最动人的风景之一。锦旗上那行“迎风逆行抵抗灾情 临危不惧只为人民”的金字,不仅是对这次紧急救援的诚挚致谢,更成为湛江干部优良作风最鲜活、最生动的注解。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强台风中,杨海泉的遭遇并非个例。当时,他的车辆不慎陷在泥潭里,旁边就是摇摇欲坠的电线杆,危险随时可能降临。就在这危急时刻,党员干部顶着呼啸的狂风及时赶到,那匆忙却坚定的身影,正是湛江15.1万名投身抗灾一线党员的缩影。从雷州市救援人员冒险转移面包车内7名被困群众,到遂溪县干部毫不犹豫跳进齐腰深的积水中清理堵塞的排水口,无数“逆行者”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灾情就是命令”的深刻内涵。杨海泉后来回忆时说,当时党员干部手中手电筒的光“像强有力的手”,而这束光,实则是危难中群众最可靠、最安心的“安全感之光”。
这面锦旗的分量,藏在抗灾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里。早在台风预警发布之初,湛江便迅速行动,2.09万名市县镇干部第一时间取消休假,主动下沉到抗灾一线;2363个临时党支部在风雨中迅速组建,像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群众的安全。在洋青镇,干部们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潭中展开救援;在工业园区,青年突击队穿梭在各个角落排查安全隐患;就连沿街的商户们,也主动跟着党员一起清理道路障碍——这种“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强大合力,正是湛江“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结出的最实在的成果。83岁的陈婆婆竖起的大拇指,被困群众口中那句“看到党员干部,心里就踏实了”的感慨,都与这面鲜红的锦旗遥相呼应,传递着干群同心的温情。
如今,风雨远去,但党员干部的初心愈发坚定。杨海泉那封饱含深情的手写感谢信,群众自发夹道欢送救援官兵的感人场景,都印证着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只要干部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群众就会把干部的付出牢牢记在心里。这面鲜红的锦旗,终将和抗灾中那些醒目的橘红色救生衣、深夜里穿梭在街巷的手电光一起,成为湛江干群同心共抗灾害、共护家园最珍贵、最难忘的记忆,也将成为激励湛江干部继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