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位于中国大陆南端的雷州九龙山湿地青绿如旧,山丘叠翠,瀑布飞流,群鸟翔集,锦鲤游泳,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调风镇,是雷州半岛重要的天然绿色生态屏障,以自然的红树林湿地为主体景观,辅以火山地质景观、南亚热带季雨林景观和底蕴深厚的雷州文化公园,面积1270.8公顷,其中湿地占了90.5%。这里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美丽、文化积淀深厚。2009年,获国家林业局批准,是国内首个以红树林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曾获评“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九龙山,名曰“九龙”,并非九座山,而是源于流经九龙山的九条河流。由日、月、星三岭组成,是亿万年前火山喷发的产物。
“海上森林”红树林是公园的主要植被种类,面积达127.7公顷。此外,公园内还生长有珍稀的半红树植物玉蕊、银叶树。 园内火山地质地貌珍稀独特,柱状玄武岩节理如“天然城墙”,石柱排列有序,层次分明,纹理清晰,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研究价值,是雷州半岛火山文化的一个缩影。
园内纵横交错的河网和郁郁葱葱的红树林为鸟类营造极佳生态环境。蓝天白云之下,红树林林冠之上,不时可见多种鸟类与天海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
观光台是九龙山的最高点,绕行一周,整个湿地便尽收眼底。傍晚时分,在观光台可看到“万鸟归巢”的胜境。蓝天白云之下,九龙山红树林的林冠之下,不时可见小白鹭、大白鹭、池鹭、夜鹭等鸟类,它们或栖息树头,或拍浪而起,或追逐嬉戏,鸟鸣声此起彼伏,这些鸟类与红树林一起,共同织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雷州九龙山湿地还聚集了两栖、底栖生物,以及兽类、鱼类、爬行类等动物。据不完全统计,雷州九龙山湿地已发现野生动物257种,其中耳鸢、红隼、草鸮等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4种,沼水蛙、黑水鸡等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斑腿树蛙、绿头鸭等陆生野生动物133种,游隼、白尾鹞、牛背鹭等濒危动物27种。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脸琵鹭。
园区内依山而建的宝林禅寺,拥有“粤西第一钟”“粤西第一鼓”、五百尊罗汉像,是粤西地区一座规模较大的寺院。
近年来,雷州持续加大红树林湿地的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迁徙水鸟种类、数量逐年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九龙山红树林湿地公园多措并举,严格遵循并执行湿地建设规划,全面强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该公园积极孵化自然教育课程,搭建研学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湿地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以科普教育、沉浸式体验、场景互动、人文交流的方式,让市民在享受自然的野趣中守护这一片美丽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