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打底、贷款加力,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卡脖子”问题迎刃而解!今年以来,湛江市财政局主动强化财政与金融、国企的协同配合,综合运用各类融资工具,用足用好专项债券用于项目资本金“扩围提限”等财政增量政策,创新探索“债贷联动”融资模式,正为广湛高铁、县域“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项目注入金融“活水”,用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巧劲,破解了重大项目资金难题。
政策创新破局,全省率先出台联动方案
为让财政资金发挥更大效用,湛江市财政局与发展改革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湛江市专项债券项目债贷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给“债贷联动”工作立下“操作指南”。
“简单说,就是让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手拉手’合作。”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专项债券先作为项目资本金“打底”,再撬动银行配套贷款跟进,形成“1+1>2”的融资效应。同时,通过金融机构提前介入谋划、优化项目审核流程、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开展多场政策培训,让市、县、镇各级单位和国企更好衔接新机制、新要求,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精准输血重点项目,201亿元债券额度创新高
今年,我市争取到省支持2025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01.5亿元,较去年增长30%,创下历史新高。这些资金重点投向广湛高铁、南湛高速等群众关注的重大项目,实施“债贷联动”融资新模式后,以债券资金为基础,将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
以广湛高铁湛江北站项目为例,通过“债贷联动”模式,国企承接32.8亿元债券资金后,又获得国开行25亿元政策性金融支持,为项目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提供了坚实保障。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一期项目也受益于此,3.3亿元债券资金撬动9.55亿元银行贷款,助力项目加速推进。
助力县域发展,60%额度倾斜“百千万工程”
针对“百千万工程”项目小而散、县域国企融资能力较弱等问题,湛江市专门建立专项债券支持机制,从债券额度倾斜、融资担保增信、拓宽“政银企债基”融资渠道三方面发力。今年,全市121.2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投向县(市、区),占全市总额的六成以上,重点保障县域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项目建设。
“以前县里项目想融资,总因为收益不稳定被银行‘婉拒’。现在有了专项债券额度倾斜和政策性担保支持,融资大门打开了!”某县域国企负责人表示,政策支持让县域项目不仅能“融到资”,还能“管好用好资金”,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企主动担当,盘活资产形成良性循环
湛江市还以政府债务管理改革为契机,推动国资国企转型发展,将具备收益潜力的经营性资产交由国企承接,通过有偿使用、特许经营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实现“投入-运营-收入-偿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同时,鼓励国企采用“债贷联动”模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壮大资产规模,提升融资能力。
据悉,为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湛江还出台了激励约束措施:对金融贷款占项目总投资25%以上的领域或地区,专项债券额度分配予以倾斜;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将采取扣减额度、限制发行等措施。
如今,在“债贷联动”模式的推动下,湛江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充分释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