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平安相伴,快乐成长”为主题,举办消防安全逃生演练及“制作液压消防云梯”科学实验小课堂活动。(11月10日《湛江日报》)
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11月也是全国消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聚焦“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引导全社会从日常细节入手,筑牢火灾防范防线。
国家消防救援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火灾统计数据显示,电气和生活用火不慎是引发火灾的两大主因,分别占火灾总数的32.4%和21.9%,并且这两类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也位居各类火灾前列,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网上流传一句“三清三关”的消防安全口诀——清厨房、清阳台、清楼道,关燃气、关电源、关火源。这短短十二字口诀,正是破解消防安全难题的关键,更是守护生命家园的核心密码。
家庭作为消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厨房是用火风险的重灾区,不少人烹饪时中途走开,几分钟内便可能引发油锅爆燃。牢记“人不离火”铁律,遇油锅起火时采取“断火源、盖锅盖、隔氧气”的科学处置方法,定期清理油烟机油垢,这些习惯看似微小,实则能从源头上阻断火灾。而阳台楼道堆放的杂物、老化破损的线路、长期不拔的电器插头,都是隐藏的“定时炸弹”。遵循电器使用年限,拒绝插线板“超负荷”运行,选择3C认证产品,才能防范用电“隐形风险”。
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零入户”,更是不容突破的安全红线。社交媒体上,不乏电动自行车在家里、楼道充电引发大火的案例。更有实验显示,如果电动自行车在一楼发生燃烧,二楼烟气温度最快79秒就会飙升到126.7℃,497秒能达到1105.9℃,根本来不及逃生。规范停放、限时充电、远离楼道,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邻里安全的守护。
近段时间,我市不少中小学校和图书馆等都开展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除了举办消防安全逃生演练等“常规动作”,更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制作液压消防云梯”科学实验小课堂。这种将科学原理与安全教育结合的创新形式,远比单纯说教更能扎根童心,让“警惕风险、科学避险”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成形。消防宣传的深意,正在于让安全意识融入生活日常。对成年人而言,应树立“消防安全在身边”的意识,主动摒弃“侥幸心理”:不把楼道当“储物间”、不图方便违规拉线充电、不忽视电器发出的异常声响;对青少年来说,则是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更成为家庭的“安全监督员”,用学到的知识提醒家人规避风险。
全民消防,从来不是某一个群体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行动,让我们就从安全用火用电做起,守护好共同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