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湛江旅游”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推文——《一秒圈“粉”!湛江这片浪漫花海,谁拍谁好看!》,“圈”出了异木棉那一抹独特的“粉”。
遂溪文旅那篇标题喊着“一秒圈‘粉’”的异木棉推文,没靠夸张噱头,没堆华丽辞藻,反倒是凭着实打实的“服务感”,让“圈粉”从标题里的口号,变成了游客心里的认可——它跳出了传统文旅“只说风景好,不说怎么玩”的单向吆喝模式,转向了“帮游客解决问题、陪游客做好体验”的双向服务模式,用一份“把细节做透、把游客放在心上”的攻略,真正做到了“用诚意圈粉”。
传统文旅宣传的核心逻辑,多是“有什么,就推什么”。要么用所谓“爆款文案”描述景点的“国家级”“标志性”,要么用航拍镜头展现“震撼全景”,却很少站在游客视角思考“游客需要什么”。比如过去宣传某片花海,可能只说“某地千亩花海盛开,错过要再等一年”,至于具体在哪、怎么停车、什么时间拍照不逆光,全靠游客自己摸索。这种宣传,本质是“你听我讲”,不仅容易让游客因信息不全遭遇“打卡翻车”,也很难让游客对目的地产生亲近感。
而遂溪异木棉的这篇推文,则换上了“游客视角”,把“游客体验”放在了核心位置。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主动回应游客的“隐性需求”:游客担心“找不到地方”,就精准标注“烈士公园旁、孔子文化城”;游客纠结“拍不出好照片”,就结合天气给出“11时、下午3时”的光线建议;游客烦恼“穿搭不搭景”,就针对性提供“浅色系穿搭公式”。这些内容不是“额外补充”,而是构成了宣传的主体——它不再是“告诉游客这里有花”,而是“帮游客愉快地出片”。这种转变,让文旅宣传从“景点的自我展示”变成了“与游客的体验共建”。
更深一层看,这种转型是对当下文旅消费趋势的精准适配。如今的游客,尤其是年轻人,追求的是“轻量化、精致化、确定性”的旅行体验。他们不想花大量时间做攻略,也不想为“未知的麻烦”买单,更希望“说走就走”,且每一步都“有谱”。遂溪的推文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它像一份“即拿即用”的体验手册,把游客从“攻略焦虑”中解放出来,让“到遂溪打卡”变成一件轻松、可控的事。这种“确定性”的体验,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游客——毕竟,没人会拒绝一个“把你放在心上”的出游目的地。
路子对了,就要大胆迈开步。遂溪文旅要将这份诚意带到短视频平台上。比如,可拍摄“被遂溪‘粉’硬控15秒”系列短视频:第一条聚焦“地址导航”,用第一视角跟着导航从主干道驶入赏花点,标注沿途标志性建筑,解决“找不到路”的痛点;第二条主打“拍摄时间对比”,同一机位分别拍摄不同时间异木棉的画面,用直观对比印证“黄金拍摄期”的建议;第三条做“穿搭示范”,让不同穿搭的模特在同一花树下拍摄,清晰展现“淡黄色长裙配粉花”的温柔感、“白色上衣衬粉花”的清爽感,把文字里的“出片公式”变成看得见的“穿搭模板”。短视频的“动态直观性”,能让游客提前“预览”打卡全流程,进一步降低出行决策成本。
遂溪这篇“圈粉”推文的成功,其实给地方文旅宣传提了个醒: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