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霞山区陈铁村的华锋长者公益食堂
迎来成立五周年纪念日
五年来
这座由村民黎剑华、黎剑锋兄弟创办的饭堂
以“免费餐食”温暖了村中
数百位长者的日常
成为乡村振兴中“老有所养”的生动注脚

傍晚时分
华锋长者公益食堂的厨房飘出阵阵香气
老人们陆续到来
他们熟练地拿起餐盘
挨个走到窗口打饭

二三十位老人围坐一堂
饭菜热气氤氲
老人们用方言聊着家长里短
谈笑声此起彼伏
“一个人在家,煮一顿吃三顿,又很冷清!”黎奶奶说,自从饭堂开放,她每天最盼着中午这顿饭。不仅因为免去了买菜做饭的劳累,更因为在这里,“连饭菜都觉得更香了。”老人们说,这些看似平常的吃食,因为有了“大家一起吃”的氛围,变得格外有滋味。

每天清晨5点,黎剑华兄弟便前往市场采购新鲜食材。饭堂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和晚餐,每餐三菜一汤,荤素搭配,餐后还有水果。
五年间,菜单随季节更替
但承诺从未打折
对于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
饭堂员工还会提前在餐盒中
备好热乎的饭菜送餐上门
黎剑华是陈铁村走出的全国蹼泳冠军
退役后,他创业成功
却始终心系故土
十年前
他便开始为孤寡老人黎会华送餐
眼见老人因眼疾和腿脚不便生活艰难
逐渐萌生了创办长者饭堂的想法
2020年11月13日
他与弟弟黎剑锋共同出资
将想法落地为现实

饭堂的运营成本全部由黎家兄弟承担,但善意逐渐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响应。湛江市民政局、霞山区政府定期送去油米物资;爱心企业捐赠健身器材、图书;各地宗亲会、慈善组织也伸出援手。

五年来,饭堂已成为霞山区养老服务的标杆。2024年,霞山建成1个区级长者饭堂与10个街道级长者饭堂,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100%覆盖,着力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失能、独居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难题。对于一些辖区内特殊困难群众,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周年之际
饭堂内的欢笑依旧
陈铁村的实践证明
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让农村养老更具温度
如今,黎剑华鬓角已生白发,但他对饭堂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会一直做下去。若我们老了,就让下一代接棒。”
(来源:霞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