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员参观广东汇通乳胶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11月20日至21日,广东北部湾产业园内气氛热烈,近50名来自湛江各行业的青年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参加第六期湛江市“创二代”(青年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这场由湛江市工商联主办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系统提升青年企业家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的培训,不仅是又一次集中“充电”,更是湛江市系统化推进民营经济代际传承与青年企业家培育“系统工程”,为民营经济注入新生力量的生动缩影。
系统谋划:从“零星培训”到“育林工程”
湛江的青年企业家培育并非零敲碎打,而是一项着眼长远的系统工程。由市委统战部与市工商联联合制定的《“创二代”(青年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此项工作绘制了清晰蓝图。培训对象精准锚定40周岁以下的企业传承者与创业先锋,尤其侧重已在商协会中崭露头角、具备良好潜力的青年才俊。每期规模控制在40至50人,确保教学互动质量与学习效果。
培训模式上,创新采用“1+1+N”体系,即“市委党校+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区+参观研学”,有效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实现了党性锤炼、理论赋能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
课程设置坚持政治引领与能力提升并重,既涵盖国家大政方针、省市发展战略解读,也囊括现代企业管理、风险防范、法律法规、品牌建设、新质生产力等前沿实用知识,并融入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龙头企业考察等丰富环节,形成了科学完备的培养闭环。
“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地举办几场培训,而是要构建一个可持续、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生态。”湛江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分时段、分专题常态化开展,每年1—2期的稳定频率,确保了青年企业家能够持续获得新知、拓展视野。
精准施教: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湛江市工商联打破传统“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每一期培训班都力求成为一顿精心调配的“营养大餐”,紧密对接时代脉搏与企业实际需求,为“创二代”和青年企业家赋能增智。“这不仅是能力提升班,更是青年创业者的交流盛会,让我们在学习交流中获益良多。”学员曹华梅表示,期待培训班越办越好,让更多青年创业者受益。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精准施教的保障。培训班汇聚了市委“两新工委”宣讲团、湛江市委党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北京市盈科(湛江)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资深专业人士,组建起一支涵盖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教学团队,确保课程内容既有前瞻性,又具落地性。
打造“湛商成长课堂”品牌是一大亮点。通过“传承接力”对话,邀请如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湛江市工商联主席林水栖,廉江市工商联主席陈逸等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分别结合自身创业历程,勉励青年企业家既要敢闯敢拼、保持奋斗激情,也要脚踏实地、诚信经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激发代际间的思想碰撞。
培训还特别设置“趣味课堂”,推动学员从“听讲者”变为“分享者”,鼓励青年企业家走上讲台分享心得,如第一期培训中,多位青年企业家就围绕“产业融合升级与智慧化发展”主题,结合参访体验与企业实际,畅谈创业守业心得,形成互学共进的良好氛围。
实践教学是“湛商成长课堂”的另一特色。每期培训班均组织学员深入龙头企业、科研基地等参观见学,如龙健集团、国联水产、华强电器等,直观感受科技创新与先进管理。这种“移动课堂”让学习更加立体生动。
此外,市工商联还积极探索“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组织企业家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研学进修,并深入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开展考察交流,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定制化指导,推动形成“学习-实践-提升”良性循环。
“在这期的现场教学中,我们参观了两家科技企业——广东汇通乳胶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和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臻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静静表示,“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将传统产品赋予高科技含量,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同样可以焕发勃勃生机。”
湛江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效化解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可能出现的断层风险,充分激发青年企业家的创新活力与担当精神,努力打造一支与湛江发展同频共振的优秀青年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