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作为2025年广东省海洋经济职业技能大赛的五大竞赛项目之一的水产养殖技术赛项,在岭南师范学院赛点迎来了开幕式与紧张激烈的正式比赛。来自全省的行业精英与院校学子同台竞技,在显微镜下与方寸操作台间,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碧海争锋”,展现现代水产养殖的科技魅力。

开幕式上,参赛代表和裁判代表先后宣誓,将共同努力营造公平公正、严谨有序的比赛氛围。本次比赛项目设计极具专业性与实践性,涵盖了“凡纳滨对虾的解剖及血涂片制作”“水产动物病原的核酸检测”以及“常见浮游植物识别”等模块,全面检验选手从传统养殖技能到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赛场内,静谧中弥漫着无声的硝烟,选手们全神贯注,在操作台前展开技艺比拼。在解剖操作区,只见寒光一闪,解剖剪已精准落入选手手中,他们下刀稳、准、轻,对虾的触角、足、复眼等,石斑鱼的肝胰腺、消化道等被完整分离并整齐放置于指定区域。移步至病原核酸检测赛区,选手们屏息凝神,手持移液器,在微观世界里进行着毫厘之争,每一次吸液都必须精准无误,任何细微的污染或误差,都可能导致关键的“核酸检测”环节前功尽弃。而在“常见浮游植物识别”区,选手们俯身于显微镜上,双眼如鹰隼般快速扫描、定位、判别,纷繁的藻类形态各异,需要在短时间内准确辨认,这不仅是对知识储备的考验,更是对心细如发的洞察力的挑战。


来自汕头的选手刘成龙在赛后表示,良好的赛场环境让他得以发挥出正常水平。他谈到,此次比赛让他收获颇丰,“对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都有很大帮助。”“选手们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术。”裁判长黄郁葱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水产养殖是一项技术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产业,希望选手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能紧贴生产实际,提升操作技能,勇于攻克产业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裁判员郑志鸿则对选手们的职业发展寄予厚望,他希望这次比赛能成为每位选手职业道路上的“新起点”,并鼓励大家:“无论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真正热爱并投身于海洋事业。”

据了解,本次大赛对各项目获得前3名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相应颁发金、银、铜牌,对排名在参赛人数前50%的其他选手颁发优胜奖。同时对各项目获得优胜奖及以上的选手按规定分别颁发技师、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原已取得二级/技师职业资格且本次竞赛获得前3名的职工组选手可分别获得晋升为一级/高级技师资格。大赛结果将在28日的闭幕式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