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作为粤西地区的人口大市,下辖18个镇、3个街道,涵盖403个村(社区)及3840条自然村,乡村治理任务艰巨而繁重。2025年以来,廉江市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聚焦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域推进“千村叻人·万村清洁”行动。通过“叻人”引领、宣传聚力、机制固效,成功破解农村“脏乱差”治理难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生态根基。如今,整治成果全面巩固,这场清洁行动已成为廉江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
精准选任,“叻人”成为乡村治理骨干
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在廉江方言中,“叻人”意为能干、有担当的人,这群乡村治理的“领头雁”,正是激活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廉江市聚焦企业家、退休干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四类群体,系统性开展“叻人”挖掘、培育与赋能。镇街主要领导、挂点干部主动下沉一线,走进商会、行业协会,登门拜访外出企业家、老干部与退休教师,以拉家常的温情方式传递家乡建设需求。依托宣传矩阵,策划“书记邀叻人”系列视频、制作优秀“叻人”动员宣传片、发布“寻找乡村叻人”倡议书,还通过村民大会、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全方位发动能人返乡建设。严格遵循“村推荐、镇把关、市认定”原则,确保“叻人”人选“选得准、靠得住、能干事”,成功选任乡村“叻人”3852名,组建2190个村容理事会,推动乡村治理实现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从“一时清洁”到“长效美丽”的深刻转变。
为让“叻人”力量充分释放,廉江市建立健全“激励+赋能”双重机制。各镇街邀请媒体走进乡村,采访优秀事迹,由镇街主要领导为首批“叻人”颁发聘书,让“叻人”的付出被看见和认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积极性。此外,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交流会,鼓励“叻人”之间互帮互助、共享经验,全面提升其组织协调与群众工作能力,让治理骨干“靠得住、能干事”。
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实现全域洁净
面对全域整治的庞大任务,廉江市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工作思路,聚焦“万村清洁”行动中的创新做法与先进经验,精心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推动“一方洁净”向“全域美丽”延伸。
城南街道深水垌村委会大岭村是示范创建的标杆。该村“叻人”、致富能手吴培轩,率先垂范个人捐资15万元,牵头推出“村民自愿捐资+青年费”筹资模式,仅用2个月就筹集资金超35万元。资金到位后,他迅速请来挖掘机、运输车辆等专业设备,发动169人次开展杂草清除、违建拆除、房前屋后杂物整治行动,高效完成村主干道扩宽、垃圾池重建、鱼塘修缮与凉亭搭建等民生项目,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针对农村散养家禽乱象,吴培轩牵头盘活400平方米集体用地,筹资2.5万元建成“集体鸡舍”,推行“每年每平方10元”租赁制度,租金收益专项补充村庄保洁经费,目前已有12户农户入驻,后续可扩容至30户。大岭村构建“养殖—粪污—种植”绿色循环链,鸡粪被用于周边果树、菜地施肥,村容理事会通过专人定期消毒清理、加装2个高清摄像头远程监管,实现规范管理与生态循环双赢,成功引导村民从“随意散养”向“规范圈养”转变。在其带动下,大岭村清拆乱搭建10余处,整改“赤膊房”5间,清理乱堆放76处,整治“三线”16余处,清除垃圾30吨,昔日的杂乱村庄蜕变为整洁有序的生态村落。
罗州街道大江边村“叻人”林德周同样主动担当,出资购置钩机、运输车辆等器械,提供20多车细石粉用于铺设村道、填补卫生死角;针对村中鸡舍乱搭乱建问题,他积极配合街道工作,出资安排专人重新规划建设,彻底改善村庄环境,同时号召村民共同参与卫生整治,让“人人爱环境、人人护环境”理念深植人心。
在“叻人”示范带动下,政策宣讲、日常保洁、资金支持等工作有序推进,群众参与热情持续高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多元共治格局。河唇镇新屋仔村“叻人”黄祖丽的话道出了众多“叻人”的心声:“让乡亲们的生活环境变好,是我身为家乡一分子的责任。”截至目前,全市3840条自然村全面铺开“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12.8万吨,清理村内沟渠1672.73公里,拆除乱搭建9965处,完成3852条自然村村容整治,农房“穿新衣”、路面无杂物、村庄显清爽的美丽画卷在廉江大地全面铺展,乡村环境整洁度与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机制固本,筑牢长效治理坚实支撑
为破解“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治理困境,廉江市着力构建“组织有力、资金保障、制度约束”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推动乡村环境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在组织保障上,廉江市建立“县级主导、镇街主责、村级主体、农民主角”责任体系,全市所有自然村通过村容理事会制定完善章程,明确责任分工、保洁机制与资金筹集渠道,实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积极组织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全市21个镇(街道)分为3个片区开展“千村叻人·万村清洁”现场观摩调研,将“如何有效建章立制”作为核心议题,通过实地观摩、经验介绍等方式,促进各镇街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在宣传引导与制度约束上,廉江市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通过“廉江融媒”“廉江发布”“红橙廉江”APP等平台发布“万村清洁”相关报道96篇,制作发布“村里有叻人”短视频96个、“书记邀叻人”宣传短视频21个,推出“村里有叻人”直播节目2期,总浏览量超200万次,社会反响热烈。同时,印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指引》,将环境管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推动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推行公共区域“分片管护、群众监督”机制,落实保洁员规范化管理制度,通过2.3万场次宣传教育和1.4万余份宣传标语张贴,让“爱环境、护家园”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在资金保障上,廉江市创新“群众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企业家帮一点”多元筹资模式,发动“叻人”捐资捐物,筹集专项资金用于聘请保洁员、购置清洁设备,确保每个自然村保洁经费不低于5000元/年。为确保资金用在实处,各自然村根据实际开设保洁专用账户,建立清晰的收支账目并定期公开,由属地财政所负责监管,行政村(社区)支部书记协助管理,每年评估资金保障及可持续性。同时设立奖补资金,依据整治成效分级确定好、较好、一般三个等次,对镇街和自然村划拨专项资金,以激励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