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久远,毛叔深情地回忆起在“狼牙山五壮士班”当班长的日子。
17岁,他毅然投笔从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20岁,他由于表现出众,被推荐为所在连队的“狼牙山五壮士班”(以下简称“狼牙山班”)班长,他先后带领全班战士立集体功3次;离开部队后,回到家乡的粮食局工作;45岁,调入廉江市公安局安铺水上派出所、安铺派出所当干警;60岁,他退休了,可没闲着,热衷于新闻写作,凭着敏锐的新闻触觉和过硬的文字功底,作品曾多次刊登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
他,就是廉江市安铺镇的毛雷。走在安铺的大街小巷里,街坊群众们都亲切地称呼毛雷为“编外记者”。在大家的心里,他是一位见义勇为、敢说敢做、文风犀利的“代言人”。
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警队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毛雷如此总结:“不管做什么,我都对得起党,对得住人民。”
【军旅生涯】
当上“狼牙山班”班长
1948年,毛雷出生于廉江安铺一个村里。在他看来,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17岁,这正是一个花季的年龄,他怀着满腔热血,毅然投笔从戎。1965年,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55军163师红1团3营7连,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他说,当兵光荣一辈子。
在新兵训练时,毛雷不仅文化素质高,而且军事素质也高,被冠以“训练第一”的称号。1966年春节过后,毛雷从新兵连分配入2排6班,也就是号称部队干部摇篮的“狼牙山五壮士班”。“能被选中调入狼牙山班,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荣誉啊!”他回忆着说。
1966年7月,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洪水泛滥,一万多亩农田有被淹没的危险。有困难,就派狼牙山班去。
当时洪水将田园的堤坝冲垮了一个大洞,毛雷第一个跳进溃坝,抱住石头奋力堵住缺口。由于洪水太大,他被后面的石头砸伤了腰部,当时疼得脸色都变了。班长见状,关心地问:“你怎么了?”他咬紧牙关,硬撑着说,“没事。前辈们抗战都不怕,我这点痛算什么!”
最后,众战士一起手拉手,肩并肩守在抗洪最前线,保住了人民的家园和1万亩禾苗。
196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8年年末,他当上了“狼牙山班”班长。
当上班长后,毛雷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狼牙山五壮士班班长马宝玉前辈一样,履行自己的班长职责。
1969年4月,他率领新兵投真手榴弹。一位新兵因为太紧张,他拉开了手榴弹的保险丝并将手榴弹丢在了身后一米处,眼看手榴弹即将爆炸,毛雷急中生智,一把将他扑倒护在自己身下。最后,新兵毫发无损,而他的右手臂则被弹片擦伤,从此留下疤痕。
红一团的领导在指挥所看到了这一幕,直夸毛雷勇气可嘉,突发情况处理得当。第二天,红一团要给毛雷记个人三等功时,他不愿意以个人名义授荣,最后以六班名义立集体三等功。
1969年6月,毛雷率领6班全体战士赶到广东揭阳抗洪。他回忆说:“当时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所有战士坚持守在抗洪第一线,七天七夜没得睡,耗尽全身力气来保卫人民的财产。不辱使命,我们保护了一万多亩良田,光荣地完成任务。因为表现出色,6班又被记集体三等功。”
同年10月,整个部队在广西黄坡拉练时,突然遇到山火。起初大火顺风而下,不料之后转风变成逆风,将毛雷带领的6班包围住了。在这紧要关头,毛雷立刻命令全班战士跳进就近的水潭,沾湿衣服,抹上稀泥,在火场外的战友接应下,6班战士冲出火场,无人员伤亡。成功冲出火场后,6班的战士又和前来支援的其他战友一起扑灭大火。这次扑灭大火的行动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最后六班也立了集体三等功。
毛雷向记者展示了他年轻时的军人照片。照片上,他意气风发,是一名帅气的军官。
退休之后,毛叔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