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林召棠状元文化研究会在状元坊故里——吴阳镇霞街成立。李满青 摄
湛江新闻网讯:10月3日,秋高气爽,千年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的故乡——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彩旗飘飘、鼓乐齐鸣,高朋满座,吴川市林召棠状元文化研究会挂牌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地方官员,媒体记者、企业及村民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林召棠(1786年—1872年),字爱封,又字芾南,号蓉舟,谥文恭,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霞街村人。清道光三年(1825年)癸未科一甲第一名及第,他是中国科举千年以来粤西地区出的唯一一名状元。林召棠为人尚气节,淡仕宦,爱廉洁,重工农,怜贫苦。
时值我国65周年华诞,吴川市林召棠状元文化研究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吴阳镇挂牌成立,它擦亮粤西状元品牌、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林召棠状元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对状元文化进行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弘扬状元文化、挖掘吴川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清朝260多年中,广东共出3个状元,吴川的林召棠是其中一人。林召棠一生清廉正直,孝友仁慈。侍君尽忠,侍亲尽孝。心系国家,德泽黎民。在村中首创“义仓”,救济贫民。为清代吴川县倡议举办“教育基金会”,并亲自撰写基金会倡议书。其深知国家致治在于贤才,贤才之成源于学校;为弟子造就一贤,即备国家栋梁一器。所以,其淡泊名利,不慕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毕生至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举人、进士,。他的学生当中,有侍郎、巡抚、尚书,乃至大学士,武英殿总裁,可谓桃李满天下,栋梁遍朝野。为清朝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召棠公的一生,仁爱贤良,高风亮节;笃行博学,忧国忧民,所以,其不但获得晚清各界名流的高度评价,还获得清朝同治皇帝下旨旌表霞街村为“高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