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碧空如洗,在徐闻港口登高向南远眺,海峡那边海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隐约可见。
粤琼两地一水相连,琼州海峡便是两地水上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地处海峡北岸的徐闻港口正扼守着这条黄金水道的喉咙。徐闻三面环海,具备规模交通运输能力,与海南对接的港口便有海安旧港、海安新港和火车轮渡码头等。
“路通财通”,交通运输一直都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历经了近几十年发展后,徐闻港口建设已取得了飞跃式的成就。琼粤遥相呼应,继海安旧港、海安新港和火车轮渡码头建成后,徐闻港也已“千呼万唤始出来”。
如今,徐闻港的“横空出世”,实现了当地港口建设的更新换代,更顺应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趋势。新时期,徐闻港也将以“智慧港口”的面貌,吹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号角。
晴天下,蓝蓝的海湾,海安港美如画。
海安旧港:历史的守望者
海安港,后称“海安旧港”,位于雷州半岛南端,与海南隔海相望,是史上镇守琼州海峡的雄关。
有史为鉴,从宋代开始,海安港便成了我国陆地通往海南岛的主要航道和对外贸易埠口。元明清时期,海安港的运输业发展迅猛,当时徐闻的南药良姜、蔗糖、海盐、木柴、木炭、竹料等土特产片,多由此港发出;布匹、粮食、面粉、杂货等进口生活必需品也多由此港进出。
遥望历史,海安港也是多个朝廷贬官的途径之地。例如,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被贬到海南,便是从海安港过海。而被流放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是途径此地时,目睹此港繁荣情景后,触景生情,挥笔赋诗。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动荡、民族兴衰的风雨飘摇后,如今的海安港已慢慢获得新生,在新的时期迅速繁荣昌盛,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时代沉浮,历史那一页总会翻过去,就如海水自净一般,扭转乾坤;即使历史有黯淡的一页,但海水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本色——湛蓝。
海安新港:精品渡海服务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毗连海安港的荔枝湾区另辟了新港——这便是现在所称的“海港新港”,对应的,原来的海安港则被称为“海安旧港”。海安新港在2003年开建,与火车轮渡码头一起“竞发”,从此便如大鹏腾空跃起,扶摇直上。
海安新港岸线长1400米,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现在一期设有危险品专用码头泊位1个、年通过能力75万辆的滚装船专用码头泊位7个、3000吨级年通过能力50万吨的综合性件杂货码头泊位1个及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港池面积约20万平方米,港池水深达-5米,航道宽180米,是目前国内大型的滚装船运输码头。该港主要从事琼州海峡北岸荔枝湾港区港口和物流的投资、开发、建设以及营运。
海安新港客滚码头于2009年1月1日开业营运,这填补了琼州海峡危险品专用码头的空白,为琼州海峡今后5~10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该港进出港的旅客高达1935万人次,进出港车辆达366万辆,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
为进一步完善港口的服务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海安新港2013年12月31日启动了“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试点。2015年6月16日,该港口通过了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评审,被授予“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该标准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最高级别。2015年11月25日,该港创建的“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成功通过验收。
目前,海安新港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建,这也意味着海安新港的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又向前跨越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