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特色的富贵竹在姹紫嫣红中格外显眼。
1月20日,首届中国·湛江花卉博览会暨首届湛江迎春花市开幕,湛江南国花卉科技园开园,77家入驻企业现场签约,合同金额3.5亿元。早在2000年初,在湛江建一个大型花卉交易平台,推动湛江花卉产业做大做强便成了广大市民的心愿;对客商而言,这是一个产业升级的契机,从此可以迈大步走上产业集群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大产业呼唤大市场
首届花博花举办的成效超出南亚热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悦的预期。原本计划1月22日到期的花博会,应市民及客商的要求延期一天;许多参展的客商表示不愿撤场,部分商家紧急补货。一位来自广州的商家告诉记者,他今年只是来“试水”,发现湛江高端花卉的市场很有潜力,看好湛江的花卉市场,下一届花博会,他们会带更多高端兰花品种赴会。
对于客商的反应,从事花卉产业多年的许悦心里有数。“湛江花卉基础很好,很需要一个大市场将整个花卉行业进行整合、提升。”他深知一个大型交易市场的建成不仅是花卉产业良性发展的助推器,更直接关系到商家的腰包鼓不鼓。
湛江的花卉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全市花卉苗木种植总面积超过30万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花木种植基地。长期以来,由于湛江没有一个面向全国的大型花卉市场,丰富的花卉苗木资源找不到一个集中向外展示、交流的平台,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湛江花卉产业的发展,削弱了湛江花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由于缺乏一个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花卉贸易中心,湛江花农赚取的只是花卉产业最小的一部分利润,大头都被外地的客商赚走。
富有市场意识的浙江客商来到湛江租几十亩土地,搭起大棚,然后到各家各户收购棕榈科植物,50元一盆的掌上风,收回来经过切切整整,3个月后卖出去,一盆卖到150元,浙商就靠低收高卖从中赚取差价赚钱。弃如贱草的散尾葵,广州人一两元一盆收购回去,经掺盆、修整后养上三个月,卖出去一盆能赚几十元。
许悦说,做生意就是这样,有市场的人不用愁,没市场的人很发愁。现在,湛江花卉有了自己的市场,花卉种植户也可以在自家门前把该赚的钱赚足。
花卉市场给周边农户的带动也显而易见,据了解,目前已有100多家企业入园建设自己的花卉基地,周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几乎全部被基地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