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场讲究专业化
做市场,有规模才能立足长远发展。1万亩的建设用地,为湛江花卉市场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然而,市场的走向,仍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
许悦表示,大市场需要专业化。专业不在于蛋糕多大,而在于市场占有率多高。结合湛江的条件,如何做好特色产业这一块?
湛江插花协会会长许国武说,以云南鲜花批发市场为例,鲜花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70%,鲜切花和鲜切叶市场做遍全国,还大量出口日本和韩国。湛江是个天然温室,气候特别适宜棕榈叶的成长,做鲜切叶、鲜切花有着独特优势。
“有人问我做什么才赚钱。我告诉他,把最简单的事做得最好,就足够了。”许悦说,搞特色产业成功的案例很多,一位广州客商专种绿箩,从几十厘米至一两米的规格都有,全国各地都来他家要货,一年能做个四五千万产值。一位姓钟的老板专种石竹等几个小盆栽品种,一年也能做个一两千万产值。从化有位女“花王”,种5000亩玫瑰,一束玫瑰卖几十元,一年做情人节的生意就够了……
把某一专业有带头地位的客商招进园区,是将来的招商重点。“我们看重的不是这个专业有多大,而是专业背后的基地有多大。有专业还得有规模。一家种10亩三角梅不成气候,发动100家种1000亩,种出一条三角梅专业村,国内的商客都会过来。再比如,你是做富贵竹的,你就得经常到供货的基地去指导农户如何种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出货,这样才能种出高质量的产品。当某一种产品成行成市之后,行业协会才能起作用,行业规矩才好定,才能更好地规范市场。”许悦说。
他把专业化比喻成一个“集成电路”,“我们做专业化的大市场,就要是做集成化经营。这里可以引进一个集成电路理念,一个小芯片融合的信息,要多大有多大的放量。”
注入文化元素大市场也是大花园
在这届花博会上,数百种名优花卉争芳压艳,湛江插花、奇石根艺、盆景、书法等文化艺术社团也到场助阵,这些文化元素为花卉园区添了不少雅趣。插花协会会长许国武表示,下一届花博会,他会考虑将更多与花有关的文化元素增加进去,比如,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把美女插花点香这段与花有关的历史表现出来。
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在经济方面,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园区的档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园区管理者心中的蓝图中,文化元素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可以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婚纱摄影基地,可以营造热带风情文化等。
按园区方的设想,这个南中国最大的花卉市场,不仅要为广大的花农赚钱,还应该成为旅游休闲的胜地,养眼又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