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12小时内失效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住房紧张工资微薄:谁让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2011-04-12 00:00 湛江日报  

    困境二

    生活环境简陋 薪资待遇较低

    老师心声:“简陋的环境,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很凄凉”

    有些农村学校比较边远,交通不方便,老师又没有自给自足的田地,采购一些日常用品都得到很远的地方才有集市。2008年的时候,坡头区北陂小学一名姓鲁的女教师,由于平常工作闲暇时间少,学校又处于偏远的地区,通常买菜都是一周采买一次。结婚怀孕以后,一周食用的菜蔬通常保证不了新鲜和营养,鲁老师有一次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孕妇营养不良,身体较虚。

    “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骆校长说。

    江振忠是2008年来到坡头区南三中心小学担任校长的。江校长回忆说,他刚到南三,就骑着摩托车驱车十几公里走访几所最贫穷、边远的小学查看情况。“第一眼见到,寥寥数十学生,几名老师,简陋的校舍。第一感觉就是很凄凉,而那里的老师们却对我说:‘习惯了’,听了心里感动又很难受,”江校长说,老师的事业就是良心工程,他们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工作生活着。他们的境况值得同情,奉献值得尊敬。

    江校长向记者介绍了南三地区学校情况,共30多所小学,各自分散,远的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近的也有几公里,交通很不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深居简出。

    除了交通,江校长同样提到了老师们的住房问题。他告诉记者,在一些学校,一些80年代修建的旧教室被改装成老师们的住房。一家老小,三代人同住,由于没有套间,只能在房子中间拉一块布隔开;而在一些更偏远的学校里,老师们住的房间老旧,可称得上危房,台风来了还需撤离。即使这样简陋的房子也不能被他们终生所有。

    说到福利待遇,江校长笑说他20多年的教龄了一个月工资还不到2000元,农村小学老师大多数都是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而这1000多元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生活压力很大。

    困境三

    婚姻问题难解决 义无反顾另谋出路

    老师心声:“随便找个工作都比这里工资高”

    除了住房和日常生活条件艰苦以外,不少农村老师的婚姻问题也不尽如人意。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有一个男教师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了12年,如今已经30多岁了,还是大龄剩男。

    “有的女老师30多岁了还嫁不出去,有的男教师30好几了依然单身,老师们在学校上课出不去,外面合适的年轻人不进来,在农村找对象又没有共同语言,渐渐地,他们不得不‘剩下’了。”骆柏松说。

    由于工作环境较差,薪资待遇不高,不少县、区学校和农村学校老师流动性都很大。

    “大学本科毕业生刚进校做老师时,扣除三金后,每个月只剩下880元的的薄薪,只比湛江最低工资水平850元/月多了一点点。这样的工资待遇,自然留不住那些年轻老师。”坡头一中叶校长说青年老师流动性大,除了不满足工资待遇以外,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也是原因之一。

    据冯局长介绍,整个坡头区,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引进人才,近2009年就招收120多名教师,2010年也招收了110多名,为了防止流失过于严重,教育部门要求新老师签署协议,工作三年才能离开,但还是有很多人工作1、2年就走了,甚至不要档案和人际关系也要义无反顾的另谋出路。

    另外,一些外地老师回炉率也较大。叶校长举例说,一名籍贯云南的张老师在坡头一中工作了10多年,学校给了她不少荣誉,3年前结婚,现在已经小孩了。去年9月份,还是坚持回云南师大附中工作了,因为那边的待遇比这里多一倍不止,张老师宁愿和丈夫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也要选择回乡工作。

    冯局长说,一些外地老师提出离开,教育局会派人安抚,他自己也安抚,但还是留不住。曾经有一名女教师跟他说:“我去广州随便找个工作都比这里工资高。”

作者:娄媛媛

    困境二

    生活环境简陋 薪资待遇较低

    老师心声:“简陋的环境,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很凄凉”

    有些农村学校比较边远,交通不方便,老师又没有自给自足的田地,采购一些日常用品都得到很远的地方才有集市。2008年的时候,坡头区北陂小学一名姓鲁的女教师,由于平常工作闲暇时间少,学校又处于偏远的地区,通常买菜都是一周采买一次。结婚怀孕以后,一周食用的菜蔬通常保证不了新鲜和营养,鲁老师有一次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孕妇营养不良,身体较虚。

    “这个时代还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骆校长说。

    江振忠是2008年来到坡头区南三中心小学担任校长的。江校长回忆说,他刚到南三,就骑着摩托车驱车十几公里走访几所最贫穷、边远的小学查看情况。“第一眼见到,寥寥数十学生,几名老师,简陋的校舍。第一感觉就是很凄凉,而那里的老师们却对我说:‘习惯了’,听了心里感动又很难受,”江校长说,老师的事业就是良心工程,他们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地工作生活着。他们的境况值得同情,奉献值得尊敬。

    江校长向记者介绍了南三地区学校情况,共30多所小学,各自分散,远的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近的也有几公里,交通很不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深居简出。

    除了交通,江校长同样提到了老师们的住房问题。他告诉记者,在一些学校,一些80年代修建的旧教室被改装成老师们的住房。一家老小,三代人同住,由于没有套间,只能在房子中间拉一块布隔开;而在一些更偏远的学校里,老师们住的房间老旧,可称得上危房,台风来了还需撤离。即使这样简陋的房子也不能被他们终生所有。

    说到福利待遇,江校长笑说他20多年的教龄了一个月工资还不到2000元,农村小学老师大多数都是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而这1000多元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生活压力很大。

    困境三

    婚姻问题难解决 义无反顾另谋出路

    老师心声:“随便找个工作都比这里工资高”

    除了住房和日常生活条件艰苦以外,不少农村老师的婚姻问题也不尽如人意。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有一个男教师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了12年,如今已经30多岁了,还是大龄剩男。

    “有的女老师30多岁了还嫁不出去,有的男教师30好几了依然单身,老师们在学校上课出不去,外面合适的年轻人不进来,在农村找对象又没有共同语言,渐渐地,他们不得不‘剩下’了。”骆柏松说。

    由于工作环境较差,薪资待遇不高,不少县、区学校和农村学校老师流动性都很大。

    “大学本科毕业生刚进校做老师时,扣除三金后,每个月只剩下880元的的薄薪,只比湛江最低工资水平850元/月多了一点点。这样的工资待遇,自然留不住那些年轻老师。”坡头一中叶校长说青年老师流动性大,除了不满足工资待遇以外,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也是原因之一。

    据冯局长介绍,整个坡头区,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引进人才,近2009年就招收120多名教师,2010年也招收了110多名,为了防止流失过于严重,教育部门要求新老师签署协议,工作三年才能离开,但还是有很多人工作1、2年就走了,甚至不要档案和人际关系也要义无反顾的另谋出路。

    另外,一些外地老师回炉率也较大。叶校长举例说,一名籍贯云南的张老师在坡头一中工作了10多年,学校给了她不少荣誉,3年前结婚,现在已经小孩了。去年9月份,还是坚持回云南师大附中工作了,因为那边的待遇比这里多一倍不止,张老师宁愿和丈夫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也要选择回乡工作。

    冯局长说,一些外地老师提出离开,教育局会派人安抚,他自己也安抚,但还是留不住。曾经有一名女教师跟他说:“我去广州随便找个工作都比这里工资高。”

打开APP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